叶笃正兴奋之下嘴里冒出了一句英文,同时在桌上翻找了一番,抽出了一份大概两厘米厚的文件:
“喏,你看看这个,我用了两天时间计算出来的模型。”
陶诗言伸手将其接过,认真翻阅了起来。
过了片刻。
陶诗言忍不住抬起头,目光在叶笃正的黑眼圈上停留了一会儿:
“笃正,你连负局部空间梯度都考虑到了?”
叶笃正闻言换了个姿势,双手插在胸前,嘴角露出了一丝龙王笑:
“没错。”
众所周知。
大气动力学虽然是个很复杂的东西,但它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其实并不算‘冷’。
大气动力学所包括的物理概念主要有动量方程,连续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等。
也就是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当然了。
就像有些大厨能把土豆玩出花儿,有些人连土豆丝都只能用模具掐丝一样。
这些物理现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大气动力学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却非常复杂。
举个例子,气体连续方程。
它的表达式是这样的:
?nq?t+??(vnq)=(??kb?)nq+remisg+rdepg+rwashg+rucg+rceg+rdpsg+rdseg+rhrg。
其中remisg代表排放,rdepg代表干沉降,rwashg水洗,rchemg代表光化学反应过程,rnucg代表成核过程,rceg代表冷凝蒸发,rdpsg代表沉积升华,rdseg代表溶解蒸发,rhrg代表异相反应。
晕了吗?
这还只是入门呢。。。。。。
哪怕在2023年。
大气动力学都是个深奥到预测日期超过七天计算结果还不如roll骰子的学科,遑论现在了。
如今的气象中心只能靠着人力去推导各种结果,极其原始。
当然了。
也正是因为没有超算之类设备协助的原因。
这个时期的大气工程师还处于一种【我知道这个问题难,但不知道具体有多难】的情况。
就像后世的网络。
很多读者都知道日更三万很困难,但他们的认知无外乎是关小黑屋码个十几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实际上只有真正接触这行才知道,日更三万真的是一种美好的期许而已。。。。。。
眼下的气象学就是如此。
当年的理查森甚至还提出了个六万四千人在一间工厂里计算,就能解出全世界天气数值预报的天真想法。。。。。
假如说实际上的气象计算涉及的是小数点后100位的情景,气象界在这个时期探究到的是小数点后10位。
那么眼下气象界对可以被推导出来的气象数值猜测,顶多就是12、13位左右罢了。
也就是费点儿力能够破解的范畴。
等到气象卫星出现并且发展到一定程度,
这个数值会被扩展到2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