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世界古代文明有哪些 > 第五章 古罗马文明(第3页)

第五章 古罗马文明(第3页)

到了帝国初期,浴场规模发展得庞大而复杂,大型的皇室浴场增设图书馆、演讲厅和商店等,还有很大的交谊厅和运动场所。建筑一律用砖石、水泥和拱顶等等,中央大厅高敞明亮。罗马建筑追求空间效果和华美装饰的特色与多样化的用途,配合得可谓完美无缺。

公元2世纪初,叙利亚建筑师阿波罗多洛斯设计的图拉真浴场确定了皇家浴场的基本形式:主体建筑物为长方形,完全对称,中轴线上是熟水厅、温水厅和冷水厅;两侧各有入口、更衣室、按摩室、涂橄榄油和擦肥皂室、蒸汗室等;各厅室按健身、沐浴的一定顺序排列;锅炉间、储藏室和奴隶用房在地下。浴场地下和墙体内、拱顶内设有管道通热气和烟以取暖。

以后各代修建的卡拉卡拉浴场、戴克里先浴场和君士坦丁浴场,均大体仿此建造。这几个浴场的主体建筑都很宏大:卡拉卡拉浴场长216米,宽122米,可容纳1000多人;戴克里先浴场长240米,宽148米,最多可容3000人。它们的温水厅面积最大,用36字拱覆盖,是古罗马结构技术成就的代表作之。在各种类型拱券覆盖下的厅堂,形成室内空间的序列。它们的大小、高低、形状、明暗、开合都富有变化,对以后欧洲古典主义建筑有很大影响。

浴场的主体建筑物后面是体育场,其余三面是花园,再外面其四周都有建筑物,整个浴场占地面积很大。戴克里先浴场面积达11公顷之多。公元4世纪时,罗马城共有大型浴场11个,中小型浴室800多个。当年,千人浴场大开放时的景象热闹而诱人。大浴场是罗马贵族和自由民交际和政治活动的场所,在那里,经常有乐队在演奏乐曲,间或还有诗人和戏剧家在朗诵自己的作品。

古罗马的史书中曾记载了当时浴场的繁盛景象:

“当人们来沐浴时,总是先到冷水厅的中央浴室里,用硬木或象牙制作的刮垢器刮掉身上的污垢,而后跃入池中舒展筋骨,接着到蒸汗室中弄至全身冒汗,再下到热水池中浸泡。热水池中有引来的温泉水,为保持水的温度,在引水管下面还生着火炉。在这里,人们不管熟识与否,都彼此大声谈笑;这里有穿梭不息的小贩叫卖食品和饮料。也有贵族和富商来这里洗浴,由随身的奴隶帮他们脱衣、刮垢、搓背,洗完后又忙着给按摩和抹香水,满室味道刺鼻……”

但随着社会世风日下,浴场里也出现腐化堕落的现象:

“刚出现浴场时,只准男性进入,到了帝制时代开始准许女性使用,但必须分隔开来。在昏君尼禄时代,竟然准许男女混浴。一些妓女也时常混进来,浴场里一片乌烟瘴气。丑事百出、声名狼藉的男女混浴实行了五六十年,到哈德良皇帝时才明令制止。……虽然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很多,但骄奢淫逸、道德沦丧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帝国灭亡后,皇家办的大浴场多数遭到破坏。只有君士坦丁、戴克里先等少数浴场幸存下来。16世纪,戴克里先浴场高大的温水厅,被改为天主教堂,保存至今;它东侧的几个厅堂现为博物馆,西侧的两个圆园厅亦成为教堂,还留存一些半圆龛和墙垣。虽说这个大浴场如今已面目全非,然而人们来此驻足仍不难想象出它昔日的壮丽和兴旺。

8.不朽的庞贝古城

庞贝古城的出土可称得上是考古史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之一。

在意大利的古书上,可以查询到有“庞贝”这样一个城市的名字,可它的确切位置却无人知晓。据说,它深埋在地下,而且是在一夜之间神秘消失的。究竟这是怎样一回事情呢?

世界上很少会有像那不勒斯海湾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地区。这里享有充沛的水资源,有富含矿物的火山灰,有意大利半岛上最肥沃的土地,一年内可以有两季或两季以上的收成。这里的气候温和,冬季短暂,春秋漫长,夏季由于海风的缘故不太炎热。海湾则提供了优良的锚地,渔民因此而收获颇丰。

距今约两千年前,就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在维苏威火山的南面,坐落着一个叫庞贝的小镇。最早在这里居住的是奥斯克人,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来到了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希腊文明;接着从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地区又来了一批人,他们带来了意大利本土最古老的伊特拉士坎文明,庞贝就是在希腊文化和伊特拉士坎文化的共同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公元前3世纪,庞贝归属罗马共和国。发展到奥古斯都帝国时期,庞贝已经成为十分繁华的商业城市和游览胜地。

庞贝背山面海,风景秀丽,罗马最富有和最高贵的家族纷纷在这里建筑极其奢华的乡村别墅,伟大的政治家和演说家西塞罗在附近就拥有3处地产。这里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它不仅是连接意大利内地和外界的贸易枢纽,而且还是当地织布和印染业的中心,也是诸多手工艺人如铁匠、陶工、吹玻璃工人的栖身之地。这座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休闲和享乐的气氛。

这里有用于角斗士比武的大型圆形竞技场,有上演戏剧和音乐节目的剧院,有众多家酒吧和餐馆,有兼做法庭和银行的大会堂,有公共浴场和庙宇,甚至还有装饰露骨而又色情味十足的妓院。在公元1世纪中期,庞贝人生活得如此舒适而安逸。

然而,正如那句有预见性的诗句所言:“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庞贝人做梦也没有预料到,厄运正悄悄降临到他们的头上,而这厄运正来自那座与他们相依相伴的、沉睡了几个世纪的维苏威火山。

在这之前的史书上并未记载这座火山有任何要爆发的迹象。维苏威火山高度只有1828.8米,虽然有时温度比较高,但并不被认为是什么不祥的征兆。人们在山坡上种植果园,开垦牧场,动物们在山顶的灌木丛里奔走,到公元79年灾难来临之前,火山周围的居民与它已经平安相处了l000多年。

然而,地球自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中,漫长的岁月里,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压力逐日积聚,使得构成地壳的两大板块——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之间不断地挤压碰撞,从而使得地中海海底的边缘向地球内部深陷,维苏威火山及意大利西岸的一系列火山就是这种地质运动的产物。所以,虽然被称为“千年死火山”,维苏威火山还是有随时苏醒、爆发的可能,而且其威力和杀伤力无法预想。

公元62年,庞贝极其附近地区曾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房屋和别墅倒塌,城市管道系统被破坏,许多人丧生于瓦砾中,以致当时在位的皇帝曾一度考虑要遗弃这个地方。

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这样描述这次地震的后果:“600头羊被大地吞噬,雕像从底座上坠落,被摔得粉碎,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们。”这次地震其实是维苏威火山苏醒的一个前兆。地球内部被禁锢已久的压力终于快要释放了。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在震后积极努力地重建家园,像往日一样地忙碌着。不知不觉之中,阴影已经笼罩了这块土地。

随着地球内部压力的逐渐升高,到公元79年8月维苏威火山苏醒前,它周围的地区已经发生过多次的震颤,水井干涸了,地面上的动物焦躁不安,一些经历过公元62年地震的人们,纷纷收拾财物逃离这个地方。4月24日凌晨,毁灭性的灾难终于降临。

火山灰开始从火山口上溢出,沉睡了千年的恶魔慢慢伸开了懒腰。下午l点钟左右,先是有一片奇特的云彩从山顶冉冉升起,向四周扩散,接着传来震耳欲聋的爆裂声,维苏威火山如一门冲天火炮,以大约相当于声速两倍的速度喷射出高达27公里的浓烈熔浆,熔浆在空中被粉碎成小颗粒,扩散成一个大云团,随着气流向东南方向移动,很快笼罩了附近几个城市。

火山喷出的大量热蒸汽形成的雨水倾盆而下,山洪冲刷着山石泥土和火山灰,巨大的土石流顺着山谷奔泻而来,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硫黄和浓烟味。看到这种景象,火山边上的庞贝城里陷入一片恐慌。大多数人借助各种交通工具选择了逃离,但仍有干余人留了下来。他们有的是为了找寻亲人,有的是因为留恋家乡的财产,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

只两三个时辰的工夫,覆盖在庞贝表层的浮石和石头已经厚达0.3米,建筑物开始倒塌,人们或被浮石击中,或被压在塌陷的建筑物下,或葬身于火灾爆炸之中。随着更多的岩石颗粒飘落下来,庞贝地面浮石的厚度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达到了每小时增厚1.8米的速度。惊慌失措的人们在越积越多的浮石上爬行,有些人则被簇拥到了还未被岩石压垮的屋脊下。这是一个灾难的时刻。

与庞贝相毗邻的赫库兰尼姆也见证了这场火山爆发的威力。8月25日,火山灰云团以至少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来到了赫库兰尼姆的上空,那里的人们根本来不及逃往海边,呼啸而至的火山灰云团烧毁了城市的房屋,烧焦了人们的皮肤,整个海滩面目全非,赫库兰尼姆湮没在滚滚的岩浆流中。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火山先后猛烈喷射了6次之多,炙热的火山云团席卷了整个庞贝,所到之处,人和动物无一幸免。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呼喊着,挣扎着,乞求庇佑之神的降临,可惜这次黑暗真的降临了人间。最后一次喷发的火山灰几乎覆盖了城市所有剩余的一切,也掩盖了人们痛苦不堪的最后挣扎。坚持了18个小时后,维苏威火山的势头开始减弱,而此时的庞贝和赫库兰尼姆早已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成为一片废墟。

作为仅供参考的文字材料,置于佛罗伦萨的劳伦琴图书馆内藏有火山爆发见证人小普林尼的原始信件,上面记述了这次灾难的全过程。

诗人斯坦图斯曾问:“几个世纪过后,当在废墟上播下新的种子之时,人们还会相信整座的城市和其居民就躺卧在他们的脚下,祖辈的土地是在火海中沉沦的吗?”1000年过去了,庞贝渐渐被人们遗忘。只是在人们翻阅古书的时候,才会看到有个庞贝古城。然而它的遗址具体在何处,城市原来是个什么样子,对人们始终是个谜。

18世纪初,一位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东南地区修筑水渠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罗马的钱币,以及一些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其中一块石头上刻有庞贝的名字。在这之前,周遭已经出土了不少建筑遗址。关于庞贝的各种猜测和报道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探险或者探宝,给价值不可估量维苏威火山埋葬物造成了极大的毁坏。

1860年,意大利国王维克多·伊迈纽尔二世把庞贝城的挖掘列为国家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并委任菲奥勒利教授主持工作。经过200多年的持续挖掘,神秘失踪而沉睡千年的古城庞贝终于重见天日。

由于被1.8米以上的泥石埋着,所以当年的城市建筑、设施和文物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只是昔日的繁华之城变成了今日的死亡墓穴,深埋在地下的墓穴不仅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记录了那场灾难,而且还以独特的方式详尽地揭示出古典世界里个人及公共生活的诸多方面,对研究古罗马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庞贝城也因而成为举世无双的世界博物馆,每年吸引了数以百万的人们观光旅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