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用快乐的心情主宰情绪——别让情绪毁了理智
人生中不顺利的事情很多,自然也就拥有太多不快乐的理由。以快乐的心情主宰自己的情绪,事情往往会产生更加积极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改变所处的情境,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快乐是一种心情,懂得向自己的内心寻求快乐的人,将获得更稳定、持久和丰富的快乐。
抛弃抱怨的习惯
传说,有个寺院的住持,给寺院里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每到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面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住持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年底,住持又问新和尚心里最想说什么,新和尚说:“食劣。"第三年年底,新和尚没等主持提问,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住持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里没完没了的抱怨。这个新和尚只考虑自己要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别人给过他什么。像新和尚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他们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如意,怨气冲天,牢骚满腹,总觉得别人欠他的,社会欠他的,从来感觉不到别人和社会对他所做的一切。这种人心里只会产生抱怨,不会产生感恩。一个哲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和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人给过我任何东西。”
常听得有人抱怨:“上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别人都那么优秀,而我却一无所有?我没有花容月貌,没有八斗才华,没有政治家的文韬武略,
又不及军事家能运筹帷幄。我缺乏天赋,啊!天赋,那是上天赐予的财富。上天啊,既然让我来到这个世间,为什么又不给我超凡的一切?”
抱怨的人们啊,一心仰面向天乞求财富,却从不低下头来仔细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于是时间在怨天尤人中悄悄流逝,他们踌躇,苦闷,蹉跄岁月,最终一事无成。
印度有一个师傅对于徒弟不停地抱怨这抱怨那,感到非常厌烦,于是有一天早上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把盐取回来后,师傅让徒弟把盐倒进水杯里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
徒弟吐了出来,说:“很苦。“
师傅笑着让徒弟带着一些盐和自己一起去湖边。
他们一路上没有说话。
来到湖边后,师傅让徒弟把盐撒进湖水里,然后对徒弟说:“现在你喝点湖水
徒弟喝了口湖水。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问:“尝到咸味了吗?”
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坐在这个总爱怨天尤人的徒弟身边,握着他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有一定数量,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的大小决定痛苦的程度。所以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把你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是一杯水,而是一个湖。”
很多人都觉得活得累,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但抱怨很多时候不但不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恶化。如果抱怨上了瘾,不但人见人厌,自己也整天不耐烦。
抱怨生活,只能使自己过得更疲惫。有这样一个故事:比尔生活在城市里,生活即使舒适,有时仍感觉缺少事做;即使忙碌,但也觉得空
虚;有快乐,也有彷徨,有希望,也有失望,总是难得如意。因此寻访乡野成了他解决烦恼的一种途径。乡间正直丰收季节,田垄上堆着稻子,农人提着镰刀,松松斗笠,用毛巾擦着汗,嬉笑地走向冒着炊烟的家。比尔和一老者在树下搭讪,老者纯朴而友善。老者说:“我们感觉快乐是因为我们能够适应田间的生活,而且喜欢它。我很乐观,我对生活不曾抱怨过,我吃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觉得那是世上最好的食物。”比尔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t
在自然界的生活当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你不能适应生活,不能调整心态,你永远都会有烦恼。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生活,充满自信地挑战生活,我们永远都是胜利者。
世界上有多少人没有安居的处所,有多少人没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多少人为一日三餐发愁,有多少人没有存款,有多少人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有多少人在为了你我而奔波忙碌。所以,请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会使你在增长的岁数减少;抱怨不会使穷乏的知识增多;抱怨不会帮你工作,替你劳累;抱怨不会使青春永在,快乐常存。所以,不要抱怨,今天的生活足够使人向上苍感恩的。
学会遗忘烦恼
一个人的一生中,不仅有挫折、坎坷,甚至还会发生某些不幸,诸如身患顽疾、夫妻离异或面临失业等等。但是一个人决不能因此而过度沉湎于这类坎坷回忆之中,或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只有学会遗忘,换一个角度看社会,失望就会变成乐趣,抑郁就会升华为欢悦。
人生在世,忧虑与烦恼有时也会伴随着欢笑与快乐的,正如失败伴随着成功,如果你的脑孑里整天胡思乱想,把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记忆在头脑中,那你总会感到前途渺茫,人生有很多的不如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头脑中储存的东西给予及时清理,把该保留的保留下来,把不该保留的予以抛弃。那些给人带来诸方面不利的因素,实在没有必要过了若干年还耿耿于怀。这样,人才能过得快乐洒脱一点。
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过去明显加快,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文明不断更新。因而各种磕磕碰碰的事多了。为了使疲惫的机体张弛有度,学会遗忘应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不需要人们牢记,诸如同事间的无端摩擦、邻里之间细微纠纷、恋人间的情感波折、夫妻间的小小口角,以及与工作和事业都无关的鸡毛蒜皮的事情等等,大可不
必放在心上。当如烟的往事搅得你心烦意乱,给你带来种种困扰时,你便会感到遗忘确实是一剂良药
众所周知,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必须尊重别人,多记住别人的优点,而学会遗忘别人的过失。其次,一个人要学会遗忘自己的成绩,有些人稍微做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沾沾自喜,这显然是造成失败的一个原因。成绩只是过去,要一切从零开始,那样,才能跨越人生新的境界。同时,一个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应该看作是一件微不足道小事,这样,你的处事之道方能获得他人的赞许。
遗忘过去生活中的不幸往事,可重塑崭新生活的信心。如果一个人老是不能忘记任何事情,将是十分痛苦的。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人活在世上,往往是难于将事看穿。要把事情看轻看薄看淡,就要学会遗忘,善于遗忘。否则,拘泥于一得一失,则身不能安,茶饭不思,身心疲惫,活得沉重和艰难。要学会遗忘,要保持冷静的情绪,要主动到大庭广众之中寻找新的生活乐趣,让自己生活丰富多彩,并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充实的精神世界。对于大千世界,人际关系要淡化,不要斤斤计较。切莫把自己独锁一隅,为过去而烦忧。
人生需要反思,需要不断总结教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要学会遗忘,用理智过滤去自己思想上的杂质,保留真诚的情感。只有善于遗忘,才能更好地保留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只有学会遗忘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才能拥有健康;只有善于遗忘,才能保证知识的更新和大脑思维的敏捷。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要学会遗忘,就要胸怀大志,宽容处世,从追求名利得失、个人利益中解脱出来,把任何事情都看轻一点、看淡一点,把一些不该记住的东西及时遗忘掉,只留下温馨和美好的事物,才能把愉快的心境、充沛的精力和长久的健康留给自己,"使生命之树常青。
保持快乐的心情
古往今来,人们总爱说自得其乐,可见,快乐是自己体会的,快乐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正如烦恼多是自寻的一样。
快乐的心情是简单的。快乐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和想象。真正的快乐,就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持久的安详和喜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人因为他常常闷闷不乐,所以一年四季都在找快乐、他到处问别人:“请问,到哪里才能找到快乐?"但被问的人总是摇摇头说不知道。他愈找不到快乐就愈不快乐,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找到快乐决不罢休。因此他收拾了行李,远离家乡,到了人烟稀少的深山、海边去寻觅,然而依然找不到,最后他准备放弃了。他告诉自己:“算了。我为什么一定要找到快乐呢?只要我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没有快乐又能怎样?我若能找到快乐更好,找不到也不是世界末日啊!我还是回去过我的日子吧!”他对自己说了这一番话后,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一路上,他哼着歌,吹着口哨,这时候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找到了快乐。
快乐也许只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习惯。快乐的生活需要快乐的心情,而快乐的心情是需要自己营造的,快乐的心情从哪里来呢?快
乐的心情从我们的生活中来。生活需要快乐的心情,快乐心情又来自生活。
心理学博士凯伦?撒尔玛索恩女士说:“我们的生活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你随时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扰乱心情。与其随波逐流,不如有意识地培养一些让你快乐的习惯,随时帮助自己调整心情。"
生活中别忘了时时享受快乐,拥有了快乐就拥有了幸福。但快乐不是金钱能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