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这时,严霜识进来:“姐姐,府里还有些事需要姐姐做决断呢!”
宣姝瞬间感觉霜识来的正是时候。
“我先去处理事,你……随意吧。”
说完,也顾不上他说什么,宣姝转身就走。
裴珩:“……”
有婢子端上茶盏,见裴珩脸色不好,放下就走。
片刻后:
卫九昭踱步而入,轻摇纸扇,扇面绘着江南烟雨,与窗外初霁景色相映成趣。
他目光扫过厅内,最终落在裴珩身上,语调轻快,“殿下,宋言那边已妥当,只待启程。”
裴珩嗯了声。
卫九昭话锋一转,说道:“此番江南之行,于殿下而言,可谓双喜临门。”
裴珩眉梢微动,知他所指,是寻回宣姝之事。
卫九昭续道,“太子殿下与太子妃重归于好,乃天大喜事。只是……”他略作停顿,目光意味深长,“殿下与太子妃重归于好,日后,太子府邸,定会再添新丁,绵延子嗣。”
厅内一时静默。窗外鸟鸣清脆,更显室内无声。
裴珩面色沉静,眸色却深邃几分,似有暗流涌动。
他没忘记太子府里还有那三个孩子。
他原本想亲自教导后,从中选一个做未来储君。
但这三个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原本是可以慢慢挑选的,但现在找回了宣姝,那么一切就开始不一样了。
卫九昭扇柄轻点桌面,打破沉默,“殿下,并非我多言。只是,皇家子嗣,乃国本之基,太子妃若能为殿下诞下嫡子,于国于家,皆是幸事。”
他语调看似随意,实则意有所指。
即便宣姝再不想生孩子,无论是为了江山社稷,还是为了他们,这孩子,不得不生。
除非裴珩再找一个。
裴珩静默不语,目光落在不远处茶盏之上,热气袅袅,升腾起淡淡雾气,模糊了茶盏纹路。
“此事,孤自有思量。”良久,裴珩方才开口,语调平静,听不出喜怒。
“现在就只有我劝,等到太子妃回去以后,劝你们的人只会更多,殿下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这些道理他都懂,可是……生孩子她不愿,另娶,他更不愿。
被朝臣啰嗦是无法避免的,如那三个孩子都做不了储君,大不了就选一个最软的那个,只要他提前铺好路,就算是最软的皇帝,只要不随意参与决策,也是可以维持现今的国运。
裴珩光是想到这些事,就开始头疼,“容后再说吧。”
卫九昭在心里叹气,知道此事强求不来,只希望那个女人能早日想通,早日诞下一个孩子,早日堵住那些悠悠众口。
毕竟有皇位要继承,没有继承人,岂不乱了套。
卫九昭继续说:“太子殿下,人心难测,那三个孩子本就是为了做储君而准备的,那时候是因为太子府里没有太子妃,可如果这次太子妃回去了。”
“那三个孩子的背后,会有人愿意吗?”
一旦牵扯到权势,亲生的都能自相残杀,更何况是连血缘关系也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