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悠然躺于船上,笑道:“子龙,待李儒追查那二人,再回头寻找我们时,我们早已进入黄河。放心,他们已无法追上。”
原来,郭嘉已于昨夜吩咐赵云前往渭水寻觅船只。次日清晨,赵云又寻得两名替身,代二人出长安城。
正当替身二人高调出东门之际,郭嘉与赵云则低调地从北门悄然离城,至渭水登舟。
赵云眉头微蹙,问道:“军师,云尚有一事不明。为何李儒不封闭四门以阻我等?若如此,我等逃脱岂不艰难?”
郭嘉笑道:“子龙,若李儒未禀明董卓缘由便擅自封城,事后他又如何向董卓解释?难道要告诉董卓,是他所献之计是出自我手?”郭嘉微微抿了一口酒,嘴角勾起一抹狡猾的笑意,缓缓言道:“子龙,你可曾察觉到李儒心中的那份踌躇?试想,若他真向董卓举荐我这般才智之士,董卓又怎会轻易放手?”
“实则,他内心恐惧自己权势旁落,因此只能暗中行事,不敢明目张胆地追捕。这也正是我选择接触李儒,而非直接面对董卓的缘由。一旦我们直面董卓,恐怕再难逃脱其掌控,毕竟董卓行事从不拘泥小节,毫无顾忌。”
赵云闻言,恍然大悟,点头回应:“原来如此,军师之言,云已明了。但军师,前次李儒不是有意举荐军师于董卓吗?”
郭嘉淡然一笑,解释道:“那不过是场戏,一次试探罢了。若我当时应允,恐怕我们连李儒的府邸都无法安然离开。董卓身居高位多年,你可曾见过他身旁有其他谋士相伴?这既因董卓不为士族所接纳,亦与李儒的行事作风不无关联。”
赵云再次点头。而郭嘉似乎因酒意渐浓,打开了话匣,继续说道:“子龙,我们能从李儒府邸脱身,实则因他犹豫不决,未决定是否要取我们性命。然而,作为谋士,首要之务便是自保。若连自身都无法保全,任何计谋都将化为泡影。因此,我未敢将希望寄予李儒,而是提前安排子龙你寻找退路。”
赵云拱手致敬,道:“军师教诲,云铭记于心。”
此时,船只已越过潼关,驶入浩荡黄河之中。二人顺水而行,一日之后,于孟津顺利登陆。
登陆后,两人购置了两匹战马,最终返回洛阳城,与张固会合。
……
听完郭嘉的叙述,张固微微点头,沉吟道:“原来如此,看来董卓即将大封诸侯,天下必将更加动荡不安。”
郭嘉眼中含笑,问道:“主公对此,难道不感到忧虑吗?”
张固坦然答道:“忧虑何用?即便没有这些官职,诸侯们仍会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兵戎相见。只是如此可能会争斗得更加激烈,但于我而言,并无太大影响。如此一来,我这扬州刺史的身份反倒不那么显眼,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郭嘉点头赞同,道:“主公所言极是。”诚然,树木若高出林丛,必遭风摧,嘉亦忧虑外界赞誉过盛,恐有捧杀主公之虞。”
张固颔首示意,随即传唤张成入内,吩咐道:“张成,你即刻前往,为牛辅挑选一匹良驹。董卓既已如约送来官印,我等亦须恪守信诺,放其离去。”
张成领命而去,张固转而面向在座的四人,继续说道:“奉孝既已归来,我等便可启程返回广陵,那里尚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接下来……”
张固目光如炬,逐一审视着郭嘉、赵云、徐晃及黄忠,其声坚定,不容置疑:“奉孝、子龙、公明、叔父,会盟已成往事,讨董之役亦告一段落,而今,真正的天下争霸,已近在咫尺!”
四人闻此,纷纷起身,眼中火光闪烁,斗志昂扬,犹如胸中燃起熊熊烈焰。赵云紧握长枪,枪尖轻颤,仿佛已渴望在战场上横扫千军;徐晃与黄忠亦是双目圆睁,浑身散发着历经战阵的沉稳与威严。郭嘉轻摇羽扇,嘴角勾勒出一抹深邃的笑容,仿佛天下局势,皆在他的运筹帷幄之中。
张固望着四人,笑声爽朗,说道:“哈哈哈哈,诸位切勿过于激动,先且坐下,尚有要事相商……”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之风起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