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声音低沉而清晰,详细阐述了屯田之策,从田亩规划、农耕时序到水利建设,再到前期的选址与后期的重新分配,字字珠玑,条理分明。张固凝神倾听,时而点头赞同,时而蹙眉沉思。
不久,张纮将文册与竹简交给张固。张固低头翻阅,仔细审阅。
审阅完毕后,张固说道:“既然各项细节都已完善……子纲先生现任九江太守一职,便计划先在九江郡试行屯田新法,并设立一名典农校尉,专门负责此项事务。待实践成功后,再将经验推广至广陵实施。”
张纮闻言点头表示赞同,并询问:“主公,典农校尉的人选可有定夺?”张固闻言低头沉思。
此时,刚刚宿醉起床初来乍到的郭嘉也在思考,听到此话题后,他抬头建议道:“主公或许暂无合适人选,但那个先前投降的童芝,主公如果不欲其重返军中。不妨让其负责此事?”
张固闻言抬头,疑虑道:“他能胜任吗?”郭嘉笑道:“他毕竟是曾统领过数千军队的将领,有一定的组织见识。再为其配备一些精通农事的助手,应可胜任。”
张固点头同意:“也罢,目前众人皆忙于各自事务,确实难以抽调人手。让他试试也无妨。”
郭嘉接着汇报:“主公,俘虏已甄别完毕。其中,曾担任斥候且有骑兵经验的约有二百人,已编入骑兵部队。只是目前战马短缺。会游泳、可充作水军的有一千五百人,蒋公亦已率这些俘虏前往巢县。另外,剔除了七百名老弱之人。”
张固计算道:“如此算来,俘虏还剩四千人。广陵将有一万兵马,九江郡这边,汉升叔父六千,公明五千,水军六千,阴陵骑兵一千加上俘虏共五千兵马。总计三万二千人。”
郭嘉点头提醒:“虽然军队人数有所增加,但战斗力并未同步提升。且短期内可能面临兵器短缺的问题。”
张固果断决策:“仅靠广陵一所军械所难以满足需求。传令下去,九江郡多招募铁匠,并从广陵调集一批资深工匠前来,以老带新,加速军械所的筹备工作。”郭嘉拱手领命坐下。
张固处理完这两件事后,转头看向鲁肃,欣喜地问:“子敬,你回来了?糜家那边的回复如何?”
鲁肃轻抿一口茶,目光沉稳地回答:“主公,商路之事已尘埃落定,往来货物将畅通无阻。糜家已对此作出保证。”
他日之后,货物可顺利通行徐州,一切安稳无虞。除酒水交易外,糜家亦有意采购食盐与战马以图售卖。
张固闻此,点头赞许道:“此乃佳事。开春之后,屯田制即将施行,耕牛尚有较大缺口。需派人先行前往幽州,告知公孙瓒,此乃我们首笔交易,欲购战马三百匹,耕牛六百头,并兑换相应食盐。此事需速办,因公孙瓒开年后可能与袁绍交战。”
接着,张固补充道,“糜家若需食盐,可售予之;至于战马,则由他们与公孙瓒之人商议,我等不予干涉。”
鲁肃闻言,微笑道:“此事尚不急迫,在下另有要事需禀报主公。”
张固心生疑惑,问道:“何事?”
鲁肃答道:“糜家糜竺有意助主公共谋徐州大业。”
张固闻言,顿感兴趣,坐直身躯,急切问道:“子敬速说,糜竺有何良策助我谋取徐州?”
鲁肃遂将糜竺趁陶谦身体欠佳之际,劝其将徐州托付于张固之计策详细叙述了一遍。
郭嘉听后,眉头微皱,质疑道:“子敬,糜竺此言恐难成真。须知他陶谦身为一方诸侯,岂会轻易将自家基业传给外人?”
……
喜欢三国之风起扬州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三国之风起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