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知道我们南楚的行事风格,还不快让开?”为首的刺客轻蔑地说,似乎并不在意被识破身份。
“怕死的才不会站在这里。”辛弃疾毫不畏惧,凭借高超的武艺轻易化解了几次攻击。几个回合后,刺客们意识到对手的强大,选择了撤退。
“多谢壮士相救!”吴起感激地说。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罢了。”辛弃疾答道,接着解释自己本想参加科举考试,却因故未能成行,目前尚无官职。
吴起看到辛弃疾的才能,提议让他担任军中职务,并承诺将来会引荐给国王。辛弃疾答应下来,但同时也询问了当前局势。
原来,单雄信在此驻扎已久,前几任县丞都未能幸免于难。
最近宇文桓将军夺回此地,并任命吴起为守将。
现在东凌派出刺客,预示着更大的冲突即将到来。
“半月之内,项燕将军将率军来袭。”吴起神情凝重地说道,“我已经紧急向阳翟传递消息,预计大王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辛弃疾望向前方,沉声道:“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东凌即将进攻大乾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中原大地。各国反应不一:有的国家暗自庆幸,有的则忧心忡忡,而有些则是虎视眈眈。
宋国的刘裕正仔细阅读着情报,他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此时的宋国几乎已落入他的掌控,宋襄公不过是个傀儡,麾下有南宫长万这样的勇将,还有宋金刚和宋老生等武官的支持。
这些年,刘裕一直在扩充军队,原本计划趁玄月国覆灭之际分得一杯羹,但当时忙于与宋襄公争权,错过了机会。
如今面对强大的大乾,单凭宋国之力难以取胜,即使东凌在南方牵制,单独对抗也颇为棘手。
因此,刘裕决定联合陈、卫、蔡三国共同对抗大乾,并迅速发出邀请信,请三国使者到商丘会盟。
收到书信后,三国使者方国珍、方腊、王莽等人迅速赶到商丘,一番寒暄后便切入主题。
刘裕对着三位使者说:“诸位远道而来,我们共议的大事显而易见。
大乾新近吞并玄月国,民心未定;东凌北上,对大乾形成威胁。现在我们四国联手,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伐韩抗楚正当其时。”
刘裕的话鼓舞人心,众人顿时信心倍增。然而,方腊的一句话让气氛变得紧张起来:“若攻下大乾,领土如何划分?我们谁也不想成为东凌的眼中钉。”
方腊的话引起了方国珍的担忧,因为蔡国紧邻东凌,一旦开战,很可能被卷入其中。
刘裕眉头微皱,努力维持联盟的团结,笑着说:“今日会盟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不要大乾一寸土地,只希望带走十万百姓。至于领土分配,由你们自行协商。”
这番话缓解了紧张局势,也显示了刘裕的雄图大略。
接下来,方腊、方国珍和王莽各自提出了对大乾领土的要求,最终达成了共识。
随后,刘裕任命南宫长万为先锋,率领一万精兵前往陈留,自己则带领三万人马随后跟进,总计四万大军蓄势待发。
方腊领两万兵力奔赴陈留,另带二万人马作为中军和后援,共计五万人。
方国珍出动三万人直指陈留,考虑到东凌的威胁,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