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毛遂离去,夫差转向众将士说:“诸位将军,我们吴国隐忍多年,先王日夜梦寐以求伐楚之日,今天终于到来了。”
“吴国必胜!”众人齐声欢呼。
夫差接着点名:“孙武何在?”
“老臣在此。”孙武坚定地应答。
“给你八万大军,吕步、英布为副将,务必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遵命!”
“公孙雄、汤和,你们负责抵御越国的骚扰。”
“是!”
“这是我们国家兴盛的关键时刻,成败在此一举。”
“吴国必将兴盛。”众大臣异口同声地祝贺。
此时,在杞县,五万大军严阵以待,由吴起领导,已成功抵御了项燕十万大军的三次猛烈攻击。
尽管经过吴起的精心修缮,杞县城防仍显脆弱,难以长期支撑如此规模的战斗。
如果继续坚守下去,只能撤回许昌防守,但这样会让荥阳暴露于危险之中,更加难以抵抗敌人的进攻。
因此,保住杞县,计划占领宛城,成为关键。宛城地理位置优越,一旦占领,东凌将难以再对中原构成威胁。
“将军,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辛弃疾满脸血污地问道。
这几天的战斗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与刑法、萧剑并肩作战,两人各自斩杀了三十多名敌军,虽然己方损失惨重,但士气依旧高昂。
“报告将军,楚军再次发起攻击。”士兵紧急通报。
吴起冷静观察敌情,只见数百架云梯逼近城墙,后面还有数千人马护送,三千弓箭手准备压制城墙上的守军。他沉稳下令:“各就各位,做好迎战准备。”
城墙下,项燕手持宝剑,凝视着城墙上的动静,眉头紧锁。
“将军,您为何忧愁?”一位魁梧的中年将领关切地询问。
项燕凝视着眼前的男子,温暖的说道:“原来是梁儿啊,最近羽儿怎么样了?”
“羽儿刚送来了今天的粮草。刚才见您眉头紧锁,可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为何您还是如此忧心?”项梁不解地问道。
项燕的目光越过正在冲锋的士兵,望向远方:“杞县迟早会落入我们手中,但反复进攻却未能攻克,反而损耗了不少兵力。等到拿下南郑时,恐怕我们的力量已经不足以防守。”
项梁无奈地点点头,家族规矩严格,而项燕一心忠君报国。
尽管东凌目前看似繁荣昌盛,储位之争却已迫在眉睫。
公子狂虽治军有方,但并非领袖之才;公子绎虽才华横溢,却因庶出身份退居幕后。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只是如今表面平静罢了。
“父亲,不如让羽儿来……”话未说完,项燕便怒斥道:“这里是军营,没有父亲,只有将军。”
项梁低头认错:“末将知罪。”
“知罪便罚,你速去带兵攻城。”项燕厉声说道。
望着离去的儿子,项燕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