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才带着神一魁的首级和少数亲信,马不停蹄地前往杨鹤的营地。
杨鹤见黄友才真的成功暗杀了神一魁,心中虽对神一魁的遭遇有那么一丝惋惜与同情,但更多的是对局势得以暂时控制的欣慰与庆幸。
他看着黄友才,表情严肃而庄重:“你做得很好,本督向来一言九鼎,定会依照约定安排你们在北直隶当差。不过,你需得严令约束好你的手下,切不可再生出任何事端,否则休怪本督无情。”
黄友才连忙拜谢,言辞谦卑:“多谢大人信任,我等定当尽心竭力,肝脑涂地,效命朝廷,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然而,黄友才的这一残忍行为却在神一魁的部众中激起了千层浪,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些对神一魁忠心耿耿的部众对黄友才的背信弃义感到无比愤怒,他们义愤填膺,誓言要为神一魁讨回公道,血债血偿;
而另一些人则在利弊之间权衡,认为黄友才此举或许能为大家换来一线生机,在犹豫与观望中徘徊不定。
神一魁的另一部将张孟金,本就与黄友才积怨已久,矛盾重重。他得知此事后,怒火中烧,迅速召集了自己的一帮弟兄,精心策划着对黄友才的复仇袭击。
黄友才在三边总督府,等待朝廷任命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反而如履薄冰。他虽然得到了杨鹤的初步信任,但却遭到了其他官员的明里暗里的排挤与猜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些官员们自恃身份高贵,认为他是叛将出身,难保不会再次反叛,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对其充满了敌意与防范。
黄友才深知自己处境艰难,如深陷泥沼,难以自拔。他一方面努力在官场中左右逢源,小心翼翼地周旋,结交一些可以依靠的势力,以图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他也时刻密切关注着神一魁旧部的一举一动,提心吊胆,担心他们会突然前来寻仇,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张孟金带着弟兄们在暗处紧锣密鼓地谋划着对黄友才的袭击。他们趁着夜色深沉,如幽灵般悄悄潜入黄友才等人的住所附近。张孟金压低声音,语气冰冷而坚定地对弟兄们说:“今日,便是黄友才偿还血债之时。我们要让他知道,背叛兄弟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定要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弟兄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复仇的火焰,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仿佛一群即将出笼的猛虎。
而黄友才这边,他似乎也预感到了危险的临近,犹如惊弓之鸟。他加强了住所的守卫力量,层层设防,还心急如焚地与杨鹤请求支援。杨鹤虽有些犹豫与迟疑,但考虑到黄友才若是被杀,极有可能引发神一魁旧部更大规模的叛乱,届时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便勉强派了一队官军前去保护黄友才。
就在张孟金等人即将发动雷霆一击之时,官军如神兵天降,及时赶到。双方瞬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战斗。
张孟金等人虽个个勇猛无畏,以一当十,但终究寡不敌众,在官军的围剿之下,死伤大半,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张孟金见势不妙,心中一横,想要拼死突围逃走,却被黄友才的亲信死死拦住。
黄友才看着被擒的张孟金,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冷笑:“张孟金,你以为你能为神一魁报仇?你不过是自不量力,蚍蜉撼树罢了。”
张孟金怒视着黄友才,眼中似要喷出火来:“黄友才,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迟早会遭天谴,遭报应的。”
黄友才不再理会他的咒骂,命人将张孟金押了下去,关进大牢,等待进一步的处置。
这场战斗之后,神一魁的旧部中,一些人在绝望与恐惧中开始四散逃亡,隐姓埋名,只求能在这乱世中苟延残喘;而另一些人则投奔了另外一个义军首领红军友。
喜欢明末风云:乱世殇歌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末风云:乱世殇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