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天下之大稽!”
“南阳府下辖的一个小小下县,竟纠葛乡绅氏族,白莲逆党,朝廷钦差,锦衣密探等多方瞩目,成了影响田亩清丈国策的要冲。”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真是一群尸位素餐之徒!”
应天府大明宫,翻阅着呈递上来的一本暗策,饶是这几月来,太医千叮咛万嘱咐,需要调养身心,戒嗔戒怒的朱标,终究还是奋力的拍响了桌案。
直惊的身旁的太监、内侍一激灵的跪下,御书房门外把守的大内侍卫也连忙扭头,随时准备响应朱标可能发出的号令,警戒周遭一切动静。
唯有那个身穿绯袍的青年,仍旧靠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在香炉散发的沉香中,泰然自若地捧着一本书看。
直到感受到了朱标投来的目光。
常升这才放下手中的书,与他的目光相对,挑眉,等待着朱标的下文。
相处了几月。
从最开始的有意规避。
到现如今的当面呈递簿册,朱标对他的信任度阈值在逐渐拔高。
锦衣卫的当面呈送情报就是标志之一。
虽然大家伙都不是傻子,或多或少都能察觉,亦或是从其他朋党同僚,或是聪明人朋友那获悉到,当今陛下手下有一支暗中探听情报的谍报力量,但朱元璋不说,知道的臣子也不会故意挑出来。
这是君与臣之间的默契。
也是皇帝对臣子的一种隐晦的敲打。
同理。
朱标将它暴露在常升眼前,不仅是表示信任。
同样也是在告诫。
你都知道皇帝手中有这样一支力量,那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尺度在哪儿?要多加掂量。
毕竟现任皇帝及未来两任皇帝的信任摆在这儿,那些犯忌讳的事儿就不值当去做了。
锦衣卫的簿册没有直接由太监转呈,而是朱标自己再罗列复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