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识人术 > 第7章 吹牛大王 吹牛拍马以欺骗为能事(第4页)

第7章 吹牛大王 吹牛拍马以欺骗为能事(第4页)

逢到祝贺或者抚慰的场面,喜欢以望重贤达的身分,拣一些他人的牙慧,以三寸不烂之舌,说一些似曾听过的大话之辈,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人。

在一般的情形上,“吹牛”可说是没有恶意,也无伤大雅的谎言——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就像政治家似的,暗藏着自我宣传之嫌的“吹牛”方式。这一件事,无非意图“自我重新受到评价”,以便抬高自己的地位而已。

“的确,他并不是泛泛之辈,可说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这也就是他吹牛的真正心意。确实是肤浅之举,足以令人萌生“可怜又可悲”的念头。不过叫此辈恰到好处的吹嘘一下,也可以助长谈话的兴头。当他逐渐得意忘形,感到前后语

句不能连贯时,难免也会露出马脚。反过来说,绝对要克制自己,以免受到他的蛊惑。

那时我正埋首于发明,有某位女性对我展开热烈的爱情攻势……不过,当时的我……”

诸如此类,藉用回忆式的告白型“吹牛”很可能会使你上钩,你得特别注意。

此类“吹牛”狂想曲的喇叭,有时还会发出种种不同的音色。你必须仔细地加以分辨。

人生悟语:

这种喜欢吹牛的人,由于虚荣心或荣誉心的驱使,认为交友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所以什么事不加考察,泛人知己。对这种人,不可貌相,也不可轻信,更不可深交。

7.狂妄=失败

人是很怪的。有的人依恃着自己的才能、学识、金钱等等,便目空一切,狂妄自大。“狂”其实是不好的,要不得的,它的本意指狗发疯,如狂犬。做人如果与“狂”相结合,便会失去人的常态,便会产生不文雅的名声。

君不见,人们称狂妄轻薄的少年为“狂童”,称狂妄无知的人为“狂夫”,称举止轻狂的人为“狂徒”,称自高自大的人为“狂人”,称放荡不羁的人为“狂客”,称狂妄放肆的话为“狂言”,称不拘小节的人为“狂生”……

狂妄与无知是联系在一起的,“鼓空声高,人狂话大”。举凡狂妄的人,都过高地估计自己,过低地估计别人,他们口头上无所不能,评人评事谁也看不起,总是这个不行,那个也不中,只有自己最好;在他们眼里,自己好比一朵花,别人都是豆腐渣,不是吗?

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无人可比,现时的文学大家、科学巨匠全部不在话下;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自以为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到处称雄,颇有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气势。然而,狂妄的结局是自毁,是失败。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祢衡,堪称“狂夫”。他第一次见曹操,把个曹营中勇不可挡的武将、深谋远虑的谋士,人人贬得一文不值。他贬低起人来,如数家珍,如“荀或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槽,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祢衡称别人是酒囊饭袋,称自己却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更有甚者,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对这种人,曹操自然不肯收留。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边走边骂,最后被黄祖砍了脑袋,做了个无头狂鬼。

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能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一个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要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被人妒忌,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生悟语:

凡人皆有得意之时,但“君子得志平常,小人得志必猖狂”。因为君子志在远大,一时的得意,不会产生患得患失的心理。小人器小易盈,小人有所得便会见诸辞色,得意忘形。

8.摘掉小人的“面具”

世上骗子很多,稍不留神就容易被其伤害,因此,平时要多长几个心眼,认清哪些人最可能骗你。例如,某人可以从你这里得到不少好处;某人觊觎你的什么东西;某人一定要你

接受他的建议等等,这些人都有可能骗你。

不迷信一个人的过去。一个人过去从来没骗过你,并不能肯定他现在不骗你。

不受外表的蒙蔽。一个人诚实与否,是不能用眼睛看出来的。-

要积极揭露骗子。如果你发现了一个骗子,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这样他会继续行骗。

你要表明你只信事实。让人们都知道,你只尊重说实话的人。

听到不愉快的事,不要紧张、生气,否则,下次别人只好骗你了。

要识别骗子骗人的伎俩其实很简单,告诉你一个特别直观的判断方法,你可以观察他的嘴巴,人在说谎时,大多会觉得嘴唇和喉咙发干,因此常用舌头舔自己的嘴唇并使劲地吞咽。也可以观察他的手脚,人在说谎而感到不安时,会用手指轻敲桌面或椅子扶手。脚轻敲地面也是一样的道理。还可观察眼睛,你的朋友在说谎时,眼神往往不敢与你对视,这是最强烈的暗示。

另外,说谎的人往往会不经意地扯衣服上并不存在的皱折,或弹并不存在的灰尘。这样可以避免与对方目光接触。说谎的人会不断地整理领带或项链。这一动作只能表示对方心里不安。

此外,观察腿部也很重要,人在说谎时,腿不断翘起又分开,分开又翘起,借此舒解心中的不安。

以上说的只是生活中的小骗子,至于社会中的大骗子就更要留神了。古人指出,对于欺世盗名者要提防上当受骗,他们常表现为:无智略权谋,强勇轻战,侥幸于外;有名无实,掩善扬恶,进退为巧;语无为以求名,言无欲以求利;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屋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不图大事,贪利而动,以高谈虚论,悦于人主;为雕文刻镂,技巧华饰。而有此几种表现的人历朝历代都不在少数。

五代十国时,南唐元宗有克复中原、再复大唐基业的大志。他攻下福建后得意忘形,认为消除天下纷乱、诸国割据的局面不费吹灰之力。但南唐与诸国相比,势单力薄,这是不可能的事。大臣魏岑趁侍奉唐元宗酒宴时说道:“微臣少年时曾游魏州元城,喜欢当地的美丽风物,待陛下平定中原时,微臣只求到魏州做官。”元宗听后大喜,就答应了,魏岑连忙跪下拜谢。大家觉得魏岑说大话讨好皇上是个奸佞小人,于是就纷纷远离他。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变成了真话。”这话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生活中,很多人经不住谗言的反复攻击,以致做出错误判断。为避免上当受骗,不管别人怎么说,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谎言或许能为我们带来短暂的利益,但长久来说总是弊多于利的。

谎言或许也是一项工具,但是不能不小心谨慎,否则难免伤人伤己。因而,要根据确切的事实材料,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而不要轻易地相信一些流言。

人生悟语:

谎言对于小人来说,就像一日三餐之平常,他们可以达到脸不红、心不跳、脱口而出,又叫人不能不信的境界,假的说成真的,黑的说成白的,方的说成圆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