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的话引起了台下一阵小小的骚动,众人的表情各异,有的露出羡慕的神色,有的若有所思。
但很快,他们都收起了失态的表情,心中明白,这个女人不能打主意,她可是王府秘书,齐王身边的人。
“现有400平到六百平的一等商铺一百二十间。”
“二等商铺300间,三等商铺600间,四等商铺1200间!”
“现在有意愿租赁商铺者,二十人一组,上台登记,台前会实时展示每间商铺的最高拍卖价格。”
巧儿有条不紊地宣布着规则:“现在我们先从四百平到六百平的一等商铺、开始竞价!”
话刚落,早已知晓流程的众人,从第一排开始有序上台登记。
四百到六百平属于商业街一流的店面,有实力的商人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时候,差别立刻显现出来。
大唐商人与外族商人之间的竞争态势一目了然,大唐商人在这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这就是长期重农抑商、却对外族商人大开方便之门的后果。
不过,很快人数占优的大唐商人开始联合起来。
他们聚集在一起,低声商议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随着他们的联合,价格逐渐变得离谱起来,原本合理的价格被不断抬高。
“一号中心街商铺最新价格1200贯!”
“十三号中心街商铺,最新价格1160贯!”
二楼的诸位大臣们此时想的却不是这些。
他们的目光紧紧盯着台前显示的那一间间商铺价格,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些商铺的价格,居然比长安城的商铺贵出数十、甚至数百倍,离谱到他们纷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些商人疯了吗?”一位大臣忍不住低声惊呼。
在长安城中,一间五十平店铺,年租金在六贯左右。
而渭水河商业街,一间六百平店铺,按理说也就七八十贯的年租金。可他们看到了什么?
最离谱的一间商铺眨眼出到一千四百贯了!
而上千贯的店铺可不是一间,而是上百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的惊叹声越来越大。哪怕是四等50平左右的小商铺,居然也拍出了十倍长安城的价格。
这给二楼之人带来的震惊是巨大的。
唯有一人表情例外,那就是户部尚书戴胄。
他坐在那里,眼睛紧紧盯着台下的竞价,嘴里不断念着:“发了!发了!”
戴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仿佛看到了大唐财政的光明未来。
李世民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渐渐散去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嘴里忍不住嘟囔道:“这小子这是赚了多少钱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自估算着拍卖会的收益,那数字让他咋舌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