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鳄鱼正在面临灭种的危险,这是当今世界各个产鳄国家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泰国境内,原来有很多盛产鳄鱼的地区,现在那些地方的鳄鱼已经大量减少,而且已经面临灭绝。但是,人工饲养的鳄鱼却在不断发展,还在不断增加新的品种,这可以说是人类猎鳄生涯的延续,也是世界皮革工业的一个新兴项目……”
从杨海泉的话中不难发现他的成功的秘诀就是:走冷门,烧冷灶,大胆创意,大胆实行……
“创新者生,墨守者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变化才能生存,也只有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求得发展。要有变化就需创新。
4.时刻保持创新精神
稻盛和夫先生说自己并没有预见到这种技术的变迁,只是因为不满足于现状,对任何事物都想钻研创新,敢于向新领域发起挑战,因此才造就了现今的京瓷。“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这才是发展事业的最基本的手段。他说,在现在的工作中要不断地钻研创新,彻底地追求事物的可能性,就能取得卓越的发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多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说:“我们在招人时,如果有人大学毕业时考试成绩全都是A,我们对他不感兴趣。如果有人在大学考试成绩中有很多A,但中间有两个D,我们才感兴趣。因为往往在大学里表现得很好的学生,与我们在一起工作时,表现得并不那么好。我们就是要找由于个性与众不同,在大学学习时并不是很用功的、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的那些人占这些人往往很有创造性,对事物很警觉,反应非常机敏。人才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是指与传统思维完全不一样的那种人。真正的人才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看他能不能承担风险,不循规蹈矩地做事情。”
尼葛洛庞蒂所说的这种人就是有创新思维的员工。他们是企业中最受欢迎的人,因为他们灵活的思维不但能给企业带来创新,还能够成功应对工作中的危机,甚至能够帮助企业转危为安。他们不用老板督促,就能够积极寻找对企业有利的创意,不断地思考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灵感,从而能够帮助他们成功克服各种各样的危机。
一家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东郊的啤酒厂,从创立之初就一直销售不景气,只能勉强维持着生存。尽管一再减产,他们的啤酒仍然大批地堆在仓库里。竞争很激烈,周围有很多小型啤酒厂,国外也有很多知名品牌进来,如果啤酒仍然销售不出去,这家工厂就只有宣告破产了。
一位新来的啤酒推销员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着急,于是他开始积极想办法。他认真考察了其他的啤酒厂,发现那些有实力的啤酒厂天天在报纸和电视上大做广告。但是这种办法对于他们自己的啤酒厂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资金。
推销员开始认真思考解决销售问题的办法。白天他在大街小巷中奔走推销啤酒,晚上就自己构思销售策划方案。但是一个又一个的方案都被他自己否定了。一天,他来到了布鲁塞尔市中心的于连广场,看到了广场上那个撒尿的小英雄于连的铜像。他发现有很多人在铜像下边玩,还有人用水瓶接于连的铜像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喝。他忽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于是兴冲冲回到了啤酒厂向老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用啤酒来代替自来水,从小英雄于连的铜像里“尿”出来。老板马上表示支持。于是,第二天,广场上的人们就喝到了从于连铜像里流出来的啤酒。广场上很快涌满了来品尝啤酒的人。电视台和报纸也争相报道。就这样,这家啤酒厂没有花一分钱的广告费,就一炮打响,成功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而那位年轻的啤酒推销员也成为比利时著名的销售专家。
勇于创新的员工是企业最看重的财富,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对这样的员工求贤若渴。如果你只是听命令做事,而不用大脑思考,自然无法成为这样的员工。只有那些不断提出新问题,并能够积极思考去解决问题的人,才能够得到领导的欣赏,并成就自己的人生。
培养卓越的创新能力,就要养成思考的习惯。不能因为工作忙碌就忽略了思考的价值。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主动地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建议。而这就需要员工开动脑筋,进行独立的思考,而不是只会听从领导的命令行事。
凯恩初进宝洁公司时,是产品设计部的一名普通职员。
有一段时间,凯恩的牙龈老是一刷牙就出血,使他感到很不舒服。起初他想,可能是自己刷牙时动作太重了。于是,下次刷牙时他就尽可能地使动作放轻些,可还是出血。这使他感到恼火,他开始认真地找原因。
由于职业关系,凯恩猜想问题可能出在牙刷上。他首先想到可能是牙刷毛太硬了,毛柔软些就不会出血了,他便把牙刷放在开水中泡了一泡。可是,泡软牙刷毛后再来刷牙,牙龈还是出血。最后,他沉思良久,终于领悟:肯定是牙刷毛顶端太尖锐,刺破牙龈造成出血。
凯恩找来放大镜放在牙刷顶端一看,发现牙刷顶端是呈四角形的。他心想,如果能把牙刷顶端磨成圆球形,那就不会划破牙龈了。
凯恩兴奋地把他的设想告诉了公司,公司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马上予以采纳,后来生产的牙刷全部都改成顶端磨成球形的。这种牙刷在推向市场后,销路极畅,销量跃居全美国第一,每年的市场占有率都在30%~40%之间,畅销10多年后仍经久不衰。凯恩也因其巨大的贡献得到了提升,十多年后,他已经成了宝洁公司的副董事长。
我们的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就算是—有着既定的方法和程序,也还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这是改进工作的动力源泉。日本著名的日立制作所的一位前部长说过:我们经常在商品开发或企业管理方面为发掘新问题而在不停地动脑筋,如果一种方法、商品或其他事物经过两年以后仍然保持原状,就可能有问题存在,因此必须加以研究。我想,这一说法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同样适用。
一个不愿意思考的员工是不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的,更不要说给老板提出新的建议,促进企业发展了。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创新能力,员工要养成凡事都想一想的习惯,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受既有的结论。按照下面的思路,你就能够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并从工作中发现问题:一是要想别人没有想过的,能够独辟蹊径。二是要敢于想,充分开拓自己的思路,敢于冒险。三是要执著,紧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去思考。四是不能害怕失败。按照这些要点去进行思考活动,你就能够豁然开朗。
5.别让思维定势困住了你
稻盛和夫先生曾说:“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的大转变”,就是说,在面对困难时不自暴自弃,而是多动脑筋,多思考,多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大象能用鼻子轻松地将一吨重的货物抬起来,但我们在看马戏团表演时发现,这么巨大的动物,却安静地被拴在一个小木桩上。因为它们自幼开始,就被沉重的铁链拴在固定的铁桩上,当时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气去拉,这铁桩对幼象而言是太沉重的东西。后来,幼象长大了,力气也增加了,但只要身边有桩,它总是不敢妄动。
这就是定式思维。长大后的象其实可以轻易将铁链拉断,但因幼时的经验一直存留至长大,它习惯地认为(错觉)铁链“绝对拉不断”,所以不再去拉扯。
思维是人类最为本质的特征,是人类—切活动的源头,也是创新的源头。有了创新思维人类才没有越走越退步。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总处在发展、变化的趋势中,但也会存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由一系列的思维定势所构成。
人们不能发挥创造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心中存在某种局限性观念,有的是存在某种思维障碍,所以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必须突破许多障碍。
生活中,我们常把一些习惯做法奉为金科玉律,一点也不敢有所违背,结果我们也就掉进了“习惯”的陷阱里,明明可以做好的事情,却碍于习惯不敢想也想不到要去做,就像故事中的那些船员一样,守着甘甜的泉水,却渴死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其实任何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别用你的习惯认知去解决问题,试着用变通的眼光去把握一切,这样做会使你发现很多隐藏的机会。
出身贫寒家庭的吉列,十几岁便开始当推销员。虽然工作尚算顺利,但是吉列却不想一辈子只当个推销员,他经常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一定要开创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在一次与顾客闲聊时,曙光出现了,那位顾客无意间对吉列说:“嗯,如果能够发明一种用过就扔的小商品,那不就可以让顾客们不断来购买你的商品吗?”“用过就扔?不断购买?”这句话立即激发了吉列的灵感。从那天起,吉列天天思索着:“什么样的东西必须用过就扔掉呢?”
有一天早上,吉列正在一家旅馆的房间里刮胡子,当他拿起刮胡刀时,却发现刀口不够锋利。正值出差的他当然不可能随身携带笨重的磨刀石,于是他只好信手取过一块牛皮,轻轻地在上面来回磨,问题是刀口仍然不见锋利,无奈之下,他只好凑合着用。然而,不锋利的刀子可把吉列给整惨了,胡子不仅无法清除干净,更把他刮疼得哇哇叫,好不容易刮完了胡子,却见脸上留下了好几道伤痕。他感到非常生气,忿忿不平地想着:“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用的刮胡刀吗?怎么没有人发明一些不必磨就锋利无比的刀子呢?”就在这时,他突然眼睛一亮:“咦!这不正是‘用完即扔’的最佳商品吗?”
一回到家,吉列便辞去工作,潜心研究薄刀片等刮胡用具,最后更设计出一款像耙子似的“T”形简易刮胡刀。就这样,安全又方便的吉列刮胡刀终于诞生了,到现在仍是许多男人必备的刮胡用具。
生活中有些问题不能解决,不是因为问题太过复杂,而是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会受到思维惯性的束缚,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想问题,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研究发现,人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即思维定)进行思维的。人们认识未知、解决未知,都是以已知或已知的组合、变换为阶梯。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思维定势。
常规有很多的好处,会使人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和试验的过程,能不走或少走弯路,这样就既可以缩短思考的时间,减少精力的耗费,又可以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还能使人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到驾轻就熟、轻松愉快。但是,常规却使人们在遇到有些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
日本—家公司的科技人员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开始设计—种新的小型自动聚焦相机。
所谓自动聚焦就相机要根据拍摄的对象,自动测量距离,然后镜头做相应的调整,自动定焦距。设计这种相机有几个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小巧轻便,容易操作,而且要成本低廉。
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和条件,在相机里装进电动机以后,体积就小不了,重量就轻不了,成本就很难降下来。如果要为它再去特别设计—种专用的超小型电动机,时间又很难保证。
设计人员为此大伤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都行不通,设计工作长时间裹足不前。后来—个不是学电机专业的技术人员想到:自动聚焦需要的动力很小,而且距离很短,不用电动机,用弹簧行不行呢?这个突破了“必须用电动机驱动”这“一定之规”的新设想提出以后,设计人员们沿着新的思路不断进行探索和试验,没过多久,就相继设计出了一种又一种小型和超小型的自动聚焦相机。对这种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连傻瓜也能使用的“傻瓜相机”,科技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代表了产品开发的一个新的重要方面——傻瓜化,即“功能简单化”、“易操作化”,同时也是“高智能化”、“高科技化”。
所以说,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个人发展需要创新。尤其是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所有员工不断突破思维定势、超越自我,企业才会获得迅猛发展。
著名企业英特尔公司在招进员工后,非常注重鼓励员工不断挑战。当然,盲目迎接挑战只会带来失败,不可能带来创新,这不是英特尔所希望的。
英特尔所推崇的创新是在接受挑战之前能够掌握情报,并进行充分评估,尽可能地了解到种种变通之道与替代方案,以增加对失败的控制力,这被称为“可预期的风险”。除了迎接挑战,对错误的包容也同样重要。在英特尔公司,面对“不可预期的风险”而失败是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