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品国学悟管理 > 第二章 人才管理 努力创建高效人才团队(第2页)

第二章 人才管理 努力创建高效人才团队(第2页)

徐庶做了刘备的军师,破曹兵,取樊城,正欲一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干。曹操知道徐庶是难得的贤士,设计诱迫徐庶来投。曹操听说徐庶“事母至孝”,就拘禁了徐母,迫其写信召子来投曹。被徐母拒绝后,又命人模仿徐母的笔迹,写了一封假信,言徐庶若不弃刘归曹,其母遭杀害,徐庶见到信不假思索,恨不得一步跨到母亲身边。由于徐庶尽知刘备虚实,孙乾劝刘备留住徐庶,若徐庶不去,其母必被曹操所害,然后可以并力被曹。刘备拒绝了这一建议:“不可。使人杀其母,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母子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饯行宴上,徐庶与刘备,一个金浆玉液不能下咽,一个龙肝凤髓亦不甘味,相对而泣,坐以待旦。长亭辞别,刘备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不得不分手。徐庶深为刘备所感动,发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又向刘备推荐了比自己能力更强的诸葛亮。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有理性、有情感、有才干的人又是人类中的优秀分子。求才的目的是为了用才,但唯有服其心,才能使之心甘情愿地发挥所长。古今中外的管理者,不仅以“得人”为己任,更把“服人”当做人才使用的关键环节。发现和网罗人才是件难事,使人才肝脑涂地、尽心竭力更不容易。由于管理者的观念及由此支配的作风不同,在如何"服人”的问题上,也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归结起来,大体有三:

第一,以力服人

曹操为了得到徐庶,以拘其母欲杀之相要挟,逼徐庶就范。实践证明,对人才的使用单纯采用压服的办法,往往难以收到期望的效果。因为压服很容易导致口服心不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慑于权势,违心相随,其能力发挥是非常有限的。徐庶虽然归了曹操,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肯为曹操尽忠效力。诸葛亮火烧新野之后,刘备迁新野百姓入樊城,曹操派徐庶去劝刘备投降。徐庶却告诉刘备,曹操的招降是假买民心。还说曹操八路大军填白河欲取樊城,要速作行计。赤壁交兵之前,庞统巧施连环计,用链锁将曹军的大船锁在一起,曹操自我感觉良好。但庞统的用心已经被徐庶看破,身为曹操的谋臣,徐庶不仅没有提醒曹操,反而自己找了脱身之计,缄口远避。这是曹操对徐庶施用压服手段所得到的报应。

目前,有些管理者错误地认为,下属夭生具有惰性,厌恶工

作,只能采用高压手段,管、卡、压、罚的办法比什么都管用,

在实际工作中滥行专制式的管理。实际上是把下属只当作会说话

的工具,这与“尊重人,相信人”的现代管理思想相去甚远。这种做法,下属即使服从也是违心的。在科学民主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第二,恩威并施

孟获是蜀国南部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首领。他依仗山高皇帝远,不仅不肯臣服,反而结连蜀官,“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诸葛亮为了在后方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环境,以便夺取中原一统天下,他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将孟获七次擒获,又七次放掉,所夺之地全部归还。孟获最终心悦诚服,归顺蜀国。究其原因,一是畏其威,“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二是感其恩,“某子子孙孙百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对待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诸葛亮施威的同时又不忘加恩,使少数民族与汉族和睦相处,使后方长期处于安宁状态,他本人得以专心伐魏。这种良好的结果,与他南征的本意正相符合。

一些现代管理者,为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在对待下属的问题上采取宽严相济、恩威兼施的方法。美国国际航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卡尔森,就大力主张对下属采用“恩威兼施”的做法:随和而不过于亲密;严格但态度温和;关心而不庇护。恩威俱全,‘以恩为主,他把员工当作伙伴而不是雇员。

第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这是一种极其宽容的管理。刘备待徐庶充满了人情味,刘备待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为了请诸葛亮指点迷津,刘备先讲清道理:“窃念备汉室苗裔”,“伏睹葡迁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以匡扶汉室的最高价值准则说之;诸葛亮推辞不岀,刘备说:“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以人才不用而被埋没劝之。待诸葛亮为刘备谋策之后,又不肯出山,“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刘备说罢,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忧国忧民,至诚至切,诸葛亮深深为之所动,终于同意出山相助。

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一方面恃才傲物,自命清高;另一方面最重感情,最贵相知,--旦遇到知己,就能舍身赴命。诸葛亮为报三顾之恩,服于情理,烧博望、52

焚新野、取荆州、入西川,帮助刘备创建了蜀汉基业;刘备死后,念托孤之重,为汉室复兴,南征北伐,出将入相,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西方管理学界,特别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格,把下属当作提高生产率的最重要财富,因而特别注重感情投资。尼克松说过:“人民是听从道理的,但又为感情所驱动;作为一个领袖必须既以理服人,又要以情动人。”

上述三种“服人”的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劣之分。以力服人,难以服心,而且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相悖,应该彻底摒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反映时代潮流的一种方式,但它的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只适用于知识丰富、能力强、素质好的少数下属。比较起来,还是恩威并施的方式比较好,它可以成为现代管理者的基本做法。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对待职员也需要用方法笼络住他们的心,如果说这也是领导的别有用心,那就是告诉职员要忠于企业,为发展企业做些贡献。员工的忠诚和积极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它是凝聚于整个企业组织的粘合剂,使企业得以赢得员工的信任。所以企业的领导一定要拿出笼络之方,关心每一位员工,关心的动作勿需太大,从一件小事开始就行:

“你真的找到最好的医生了?如果有问题,我可以向你推荐这里看这种病的医生。”

这是谁在说话?

这是谁在跟什么人说话?

这是摩托罗拉总裁保罗?高尔文在对员工们表达他的关怀和爱护。

只要高尔文听到公司哪位员工或其家人生病时,他就打电话这样询问:

“你真的找到最好的医生了?”

由于他的努力,许多人请不来的专家被他请来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医生的账单可直接交给他。

在经济不景气的年代,工人们最怕失业。为了保住饭碗,他们最怕生病,尤其怕被老板知道。比尔邛可诺斯是一位采购员,他现在的两个担心都发生了。他的牙病非常严重,不得已,只有放下要紧的工作,因为他实在无力去做了。而且,他的病还被高尔文知道了。

高尔文看到他痛苦不堪的样子,非常心疼:

“你马上去看病。不要想工作的事,你的事我来想好了。”

比尔?阿诺斯做了手术,但他从未见到过账单。他知道是高尔文替他出的手术费用。他多次向高尔文询问,得到直截了当的回答是:

“我会让你知道的。”

阿诺斯的手术很成功,他知道凭自己的普通收入是难以承受手术费的。

阿诺斯勤奋工作,几年后,他的生活大有改善。一次,他找到高尔文。

“我一定要偿还您代我支付的那个账单的钱。”

“你呀,不必这么关心这件事。忘了吧!好好干。”

网诺斯说:"我会干得很出色的。但我不是要还您钱……是为了使您能帮助其他员工医好牙病……当然还有别的什么病。”

高尔文说:“谢谢,我先代他们向你表示感谢!”告诉大家,阿诺斯的手术费是200美元,这对高尔文来说是一个小数目,可是这200美元代表的价值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买下了一个人的心灵。

【点评】

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他的《心述》中有这样的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可以把它变成“用人之道,当先得心”。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与员工沟通,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要想真正得到一个人的忠诚与归顺,必须从情感和良知上征服他。让他惧怕你,这只是短时之功,而让人感激你则为永久之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