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女王访问剑桥,在河上的一座桥上停下来,对簇拥着她的剑桥的要人说:“河里漂着的废纸太多了,赶紧让人弄出去。”
威廉·休厄尔见女王有点不高兴了,接口说道:“陛下,河里的废纸确实很多,但我们没必要把它弄出来。”
女王疑惑地看着他问道:“为什么?”
“因为它们并不完全是废纸,它们的每一页上都写着告示,通知来访者这条河是不适于游泳的。”
女王听了,“扑哧”一声笑了,这事也就这样结束了。
总的说起来,上下级的相处是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就一定会找出与上司相处的更好方法。
在又想拒绝又不愿得罪上司的前提下,我们要学会一些技巧,就如前面所讲的,尽量少用否定的字眼,如果直接用“不”或其他否字的字眼,就容易令对方产生抵触与不满,尤其是对上司,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语气的婉转、幽默常常会使人听了很舒服,也从。中增强了自己的说服力,在笑声中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天生一副倔脾气,拒绝上司也用生硬的语气,这怎能让人接受?实在改不了,你不妨先给予承认,再找理由拒绝他的要求,这样不但不容易得罪人,反而提高了办事的效率。
在职场中,上司无法任由自己选择。因此,对待上司只能学会适应,除非你想丢掉自己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和上司沟通的技巧就显得更加重要。
因此,和上司沟通一定要不亢不卑,要敢于说“不”,也要巧于说“不”。你既不能自命清高,也不要卑躬屈膝。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和上司做好沟通的前提。
5.与上司保持安全距离
人之所以能够从世间的万事万物中感受到和谐之美,全在于他与别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而与上司交往更应注意保持心理上的安全距离。
亲密并非无间,就算是好朋友也会因为交往过于密切而分道扬镳。老板与上司之间更是如此。上下级之间的确可能建立友谊,但是友谊过深,过多地参与老板的秘密,却是应当避免的。
如果说过多介入老板的私生活已经使你脱离了与老板的正常关系,那么了解老板的个人秘密和事业上的秘密对你更没有好处。你和你老板的地位不同,至少在你们建立关系的组织范围里情况是这样。亲密的关系有一种平等化的效应,这可能扭曲老板与你之间正常的上下级的工作关系。老板告诉你一个秘密,如果被泄露,他将受到伤害。起先你也许会因为是老板密友,和?习逦藁安凰凳倍洋洋得意,可是老板已经给了你反对他的利器,他迟早会后悔的。你介入的越深,会发现自己的行动越不自由?br>有句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不要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近,关系就越深。有的人认为自己跟上司是多年的老关系,而且整天形影不离,前途已大有保障。其实,眼下的得意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靠不住。不久之后你可能突然发现,这种表面很近的距离而且很牢靠的关系其实是很危险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跌便罢,一跌下去,那将会是粉身碎骨!
和上司走得太近会带来两方面的消极后果。一方面,会招来同事的嫉妒。另一方面,其他上司也会认定你是某一上司的亲信。也就是说,人人都在用有色眼光看你。
同时,矛盾是在交往中形成的。只有互不往来的人才有可能没有矛盾。事实上,如果你与上司相处太密切,可能越容易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那么就越有可能产生矛盾。与上司过度亲近会碰到很多繁琐的生活小节,而自己总会有做得不够圆满的地方,要知道对于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也许不会太过留意,但是对于别人的缺点却印象深刻。因而你一旦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只会容易让你的上司厌倦。另外,每一个人都不是圣人,都有弱点、有能力不足的时候,在你与上司频繁的接触中,你性格上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也被上司早就摸透了。对上司来说,你就像一张透明的底片,一览无余地暴露在他的眼皮之下。这样一来,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想在你上司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反倒弄巧成拙,成了一个不被信任的人。
上司看穿你能力不足而瞧不起你固然不好。但是就算你的能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那么带来更多的是上司把什么事情都推给你做。所以,上司的欣赏可能会让你困在永远都忙不完的事务之中,没有空余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只有与上司保持恰当的距离,一段若有若无的距离,你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永葆和谐,周围的人也不会把你当成某一个特定人物。所以就算一时得到恩宠,你也得步步谨慎,保持距离。因为从长远的眼光看来,这是一条处处充满危险的羊肠小道,上司是一个利益和危险并存的漩涡中心,这就决定了你不能离这个中心太远,也不能靠得太近。你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与上司单独相处的时间不要过长
(1)去老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请示问题,要速战速决。时间过长,就会让人觉得两人的关系很亲密。
(2)在公共场合,无论交谈还是娱乐,跟上司待在一起的时间更不要过长,那样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和猜疑。
(3)如果你跟上司上下班走同一条线路,要减少一起上下班的次数。如果上司请你搭他的便车,你要委婉地拒绝。
不要跟上司有亲昵的举动
同性之间,无论你的上司多么随和,即使他毫不介意,也不要跟他发生亲昵的举动,那是你们关系亲密无间的最有力的证据。异性之间,更不该对你的上司有亲昵的举动,那会给别人留下关系暧昧的印象。
减少跟上司开玩笑的次数
在适宜的时间和地点,跟上司开个并不过分的玩笑,倒也无妨。但经常跟上司开玩笑,就会让人觉得两人的关系不一般。
尽量别出现在上司的生活里
有的上司喜欢让下属帮忙做一些私事,你答应做了,不但会牺牲自己的时间,还会引起别人的猜疑;如果你拒绝,可能会抹了上司的面子。实在没有恰当的借口,偶尔帮忙一次也行,但第二次一定要想方设法委婉拒绝。
通常情况下,领导都很喜欢和群众交朋友,因为常常有这方面的报道,说某某领导和某个党外人士结为知己,某某领导和某个小朋友结为棋友,某某领导和某个工友友谊常青,等等。但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这些领导和他的朋友通常都不在一个单位和系统,也就是说,这些领导实际上不是他的朋友的领导。他只是比他的朋友级别高而已。
很少有领导像要求下属那样要求自己。这并非说领导虚伪,也的确不是虚伪,只是一种职业习惯和角色需要。演员在台上当了好人,在台下照样当坏人,或者在台上当了坏人,在台下照样当好人。领导在人前当了圣人,在人后也只有当俗人,但转换角色总没有演员自然,总有些尴尬。因为领导在心理上不可能像演员那样坦然承认自己是在演戏。领导通常都忌讳自己在人后当俗人的一面让群众知道。所以,领导通常有把群众排斥在自己的普通生活圈以外的习惯。因此,领导通常都没有下级朋友。所以,我们不要指望领导和我们交朋友。
但假如我们已经是领导的朋友了,或是我们和他先是朋友,后来他才成为领导。我们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赶紧撤退。领导需要保持人前的神圣和尊严,但作为朋友,我们早就知道他在人后的庸俗。这种情况是最危险的。他可以在别人面前坦然保持神圣和尊严,在我们面前是继续通俗还是继续神圣?这是一个难题,这就是尴尬。
中国历史上没有不杀功臣的皇帝,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被无数事实换来的长叹。人们通常只注意到这个现象的社会原因,忽略了皇帝这个领导或者领袖的职业的心理因素。
所以,我们的朋友一旦当了我们的领导,我们千万不要高兴,不要以为对自己有好处,我们最好离他远远地,忘掉和他曾经是朋友,时刻提醒自己,他已经是我们的领导。如果我们真的把他当朋友,我们就体谅他作为领导的难处,维护他做领导的神圣和尊严。我们远离他后,或许他会感谢我们,在适当的时候照顾我们一次。
6.知己知彼,因人而异
除了最高层领导外,每个员工都有上司。如果你的工作完成得很好,你的业绩也不错,但你的上司却有可能不喜欢你。因为你只知道埋头做自己的工作,却不注意上司怎么看你。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职员,都要知道怎样让你的上司喜欢你,器重你,提拔你。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也应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领导运用不同的交往手段,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比如,在和领导相处时,就要根据领导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迅速赢得领导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领导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查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李伟为人热情大方,很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调到一个新单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领导的好感和赏识。在做了一番调查后,他得知领导为人保守就毅然舍弃了长发、牛仔等时髦装束,而以循规蹈矩的新形象出现在领导面前。
在初步赢得领导的好感后,李伟就想发挥自己热情、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优点,主动与领导交往,建立友谊。不料,领导为人孤僻多疑,喜欢独处,对李伟的热情颇不习惯。李伟碰到了几次壁后,就决心改变策略,去顺应领导的性格特点,不再经常围着领导转。
后来,李伟发现领导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打乒乓球,于是他就苦练了一段时间的球艺,然后频频在领导常去的一家俱乐部露面,并每次都是和领导在一起对阵、切磋球艺。此举果然奏效,在球来球往中领导渐渐放松了心里防卫,与李伟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