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非暴力沟通修订版和原版的区别 > 第7堂课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交流(第5页)

第7堂课 心平气和地跟孩子交流(第5页)

来,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然后用温和的态度来耐心开导孩子。

7.不要挖苦自己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开始希望能够有自己的尊严,希望能受到重视和尊重。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需要家长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挖苦、讽刺这种强烈的刺激,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是对儿童人格的羞辱,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经常挖苦、讽刺孩子,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有了加深作用,也会助长孩子不诚实和任性的毛病。

使孩子经常处于被轻视、被当众贬低或受指责的地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变得自卑、懦弱,影响潜能的发展。挑剔过失、说话刻薄、嘲笑孩子,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严重影响亲子关系,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家长出口成“脏”、缺乏修养的教育方式,会令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孩子有时一时兴起去做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往往会做不好或者出点儿差错,这时候常常会遭到父母的指责,甚至讽刺和挖苦。有些父母对孩子不从正面进行教育,而总爱讽刺、挖苦孩子,认为这样能使孩子成才、上进,结果在无形中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长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适得其反。

据调查显示家长讽刺挖苦孩子,会造成以下不良后果:孩子会变得自卑,对自己失去信心,因为从父母那里看不到希望;孩子会干脆放弃努力,因为父母对他的努力不屑一顾;孩子会觉得父母不讲理;孩子会觉得不公平,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对父母也用这样的口气,一定会挨骂;孩子会故意做错事,做坏事--孩子怀疑父母对他的爱。

可见挖苦孩子,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家长一定不能忽视这个问题,应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孩子。

【案例回放】

苗苗特别喜欢葫芦丝,每天放学后就在卧室里吹。

妈妈听到苗苗吹奏的葫芦丝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很难听,就对苗苗说:“学音乐是要有天分的,你不是这块料,还是别学了。”

听到妈妈的话,苗苗的心里就像浇了一盆凉水,难过极了,她想:妈妈怎么这么说我啊,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从那以后,苗苗和妈妈的谈话越来越少,母女俩变得有些疏远,苗苗也不像从前那样什么都想尝试,性格似乎也越来越内向了。

【沟通课堂】

(1)永远不要嘲笑孩子。

孩子有时候可能会说出与自己目前水平相差悬殊的话,产生不切实际的梦想。这时如果父母嘲笑挖苦孩子,孩子的梦想就会真的只是空想。而父母若是对孩子的梦想进行鼓励,孩子可能会从此开始发奋,在将来把梦想变成现实。

(2)不拿孩子的短处开玩笑。

孩子有短处,有缺点,父母一定不能拿孩子的这些弱点去开玩笑。孩子有时候的言语表情可能让人发笑,父母同样不能随便对孩子开玩笑。因为稍有不慎,父母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伤了孩子的自尊。

(3)跟孩子说话时要慎重选择语言。

每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夸奖,只有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才会身心健康。有些父母不会教育孩子,说话粗鲁,不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孩子天真的想法、不着边际的问题,父母应该学会耐心地引导,用赏识的态度并且慎重选择恰当的语言,而不能嘲笑孩子,不能用“傻瓜、烦人、不要你了”等类似的字眼去评价孩子。

8.别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很多人在回忆他们的成长历程时,都会有一个令他们心痛的“别人家的孩子”,这其中也不乏已经成为父母的一些人。然而,这些已经成为父母的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会拿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无形中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孩子也是一样。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这就导致了一些父母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孩子比较的现象。在比较的过程中,父母往往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父母这种把其他孩子的优点过度美化的行为,本意是想激励自己的孩子向别人看齐,事实上却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案例回放】

小昊放学后没有像往常一些兴高采烈地跟爸爸妈妈讲学校里的趣事,而是垂头丧气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这么不高兴啊?”妈妈走进房间轻声问小昊。

“妈妈,今天老师批评我了,说我调皮,没有李刚听话。”小昊委屈地说。

“老师为什么批评你呢?”妈妈继续问。

“上课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我知道答案,可是老师半天也不叫我回答,我就自己站起来回答了。”小昊说。

“宝贝,你勇于回答问题是对的,老师批评你不是因为你勇于回答问题,而是因为你没有取得老师同意就自己回答了,老师觉得你这样没有尊重他,并不代表他不喜欢你。”妈妈开导着小昊。

“真的?那妈妈你说我是没有李刚好吗?”小昊问。

“李刚有李刚的优点,你也有你的优点,比如说你勇敢,乐于助人,爱思考,你当然不是不如他!”妈妈肯定地说。

小昊听了高兴地笑了。

【沟通课堂】

(1)不盲目地拿孩子比较。

每一个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盲目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是不科学的。长期如此,会抹杀孩子的天性,试想,哪对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别人家孩子的复制品呢?所以,父母不可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以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老师和父母拿孩子跟别的孩子来比较的现象是常见的,但这种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因此,成年人不应该一味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是应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同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父母的鼓励可以帮孩子及时弥补自己的短处,并在同时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

(2)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不跟风。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在学习画画,就为孩子报了画画班;看到别人的孩子钢琴弹得好,就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别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比自己孩子的好,就请家教给孩子补习数学……父母希望别的孩子会的东西,自己的孩子同样会,所以往往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就擅自为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感到不受到尊重,同时还给原本学业沉重的孩子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因此,父母应及时改变这种不当的教育方式,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补习班之前,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帮孩子选择,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只有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发展道路,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养他,他才可能获得幸福和成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