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喃喃自语,目光中满是怀疑。
但随即又忍不住看向台上的萧宁,眼中充满了期待与不安。
那些大儒们,此刻也纷纷皱眉沉思,目光中带着探究和敬佩。
徐白眉抚须不语,眼神深邃地望着萧宁,似乎在揣摩他下一步的用意。
而柳山居则眉头轻锁,目光透着几分敬重:“以画证道,古往今来,尚未听闻。”
“若他真的能够做到,那他……将不只是文坛奇才,而是承载了一种开创之力。”
佳丽席间,十佳丽此刻也已陷入沉默。
唯有目光中透着各自不同的情绪。
有惊讶、有钦佩,有些人则怀揣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期待。
洛水瑶轻轻抚着琴弦,眼中流露出一丝深思:“能以画释道,他的才情,怕是要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了。”
红衣翩翩轻笑一声,眉眼间带着几分戏谑:“这面具公子,可真是处处出人意料啊!”
“我倒要看看,他究竟要画出什么,才能让洛神女领悟‘中庸之道’。”
青衣染端着茶盏,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声音中带着几分探究:“这幅画,若真能以画入道,那他才是真正的惊世之才。”
而在观众席的一角,卫清挽一动不动地看着圆台,双手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袖。
目光复杂至极。
她的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触动了,思绪乱成一团。
那个青衣男子的从容与自信。
那面具之下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感。
无一不在击打着她的内心深处。
“他究竟要画什么?”她轻声自语,目光微微颤抖。
她总觉得,台上的男子与自己心中那道身影渐渐重合。
虽然她不愿去承认,却始终无法挥去那份疑虑。
而卫青时站在她身侧,双手抱胸,嘴角微微上扬,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
他低声说道:“姐姐,你不是一直很好奇这位面具公子的身份吗?”
“不如再看一看,或许这一幅画,能解开你的疑惑。”
卫轻歌则睁大了眼睛,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他总是能带来惊喜!”
“写文章如此惊世,想必这幅画也必定非同寻常!”
胭脂湖畔,喧嚣之中又带着一种诡异的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所有的期待,都汇聚在了台上那一袭青衣的身影上。
此刻,萧宁就像一位独立于天地间的执道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挺拔而从容,站在那里,成为了这方天地唯一的焦点。
月光洒落,灯火摇曳。
湖面泛起的涟漪仿佛与众人心中的震动交相呼应。
而那一袭青衣、那一抹面具之下的神秘。
正将整个夜色映衬得愈发深邃。
夜色如水,胭脂湖畔的月光愈发皎洁,洒落在圆台之上,将那一袭青衣的身影笼罩在一片柔光之中。
台上的萧宁站在书案前,身姿挺拔,仿若一座与天地共存的孤峰,目光深邃而平静,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沉稳之气。
四周万籁俱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牢牢聚焦在那台上之人身上,甚至连秋夜微凉的风声似乎也变得遥远而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