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你自来皮子厚,听着说了。打不走,骂不动,跟个倔驴似的。”
刚去武家时,赵氏没少在苏春娘面前提她两个儿。虽差了几岁,性子却天差地别。什么沉稳内敛,却也实心眼。
再看武怀安,在她面前,现如今哪里还有半分沉着稳重可言,惯是一句胜过一句的油嘴滑舌。此番真诚的话,倒不能尽信。
“你放心,我娘那里,我已说通了。只叫你知晓,应下的事,我定会办到。”
苏春娘惊了瞬,到底不肯信。盯着他的眉眼,认认真真问他,“不是还病着呢,你如何说通的。”
武怀安笑得神秘,朝她勾了勾食指,“你来,我便一字不落的讲与你听。”说罢,他施施然回了后屋。
店里正是忙的时候,客人三三两两的进门,大多相熟的。
有的一张桌子坐不满,散得开。苏春娘想着什么时候再找工匠来,将桌子弄得小些,或几张拼凑一处,能支成张大桌。
人少时,单独分散开来,倒也不浪费地儿。
武怀安留下的疑难杂题,苏春娘先时还能空出闲暇来想一想。几声吆喝同时响起,她便将那些扰人的事抛诸脑后。
武怀安在卧里久等不来人,刚想起身去前屋寻人过来同他一道吃酒谈心,又想到苏春娘那双簇了火的眸子,便忍住没动。
夜色愈浓,熙熙攘攘的人声,渐渐被不知名的虫声所取代。
月朗星稀,渗着昏黄的窗纸,隐现屋内忙碌的身影。
苏春娘收拾完灶间,便把洗碗的活计交给了阿清两兄妹,“炉上有热水,不必省那柴火钱。你手上冻得又红又肿,现下不当心,以后有得罪受。
再者,莫嫌我说话难听。咱做的吃食生意,回头客人见了你用这双手给他们端食,看他们还吃不吃得下。”
阿清默默收回盆里的手,自炉上舀了足够的热水倒进木盆里。刚触着温热时,他手上只觉烫得很,转而适应了些。指间那些红肿的地方,渐渐麻痒起来,且是那种泛进骨子里的难忍。
他下意识的抬手搓了搓,又怕把那肿胀的表皮给挠破,生生忍着将碗盘洗净,才放在衣上磨了几个来回。
苏春娘去得晚,开门进屋时,武怀安已躺在床上阖了眼。半边修长的腿,挂在床沿,脚实实在在的踩在塌板上。
俯身半晌,并未听见沉闷的呼息声。下一瞬,却叫一只大掌揽着往下,按在坚实的胸膛。
苏春娘贴着他的腔壁,听耳下一声越过一声的鼓动,稳稳砸在她心尖处。
“还以为你睡了呢,可吃饱了?要不要再与你下碗面来。”
粗粝的大掌,顺着她耳廓的软肉,寸寸摩挲,来回流连。半晌,轻轻叹了口气。
“年初一,在冯家听着你的声儿,便想拉着你归家看看。那时,娘同舅舅他们都在。既回了,我便没再让娘归去。
近来,她在外祖家不甚安稳,满心满眼的惦记着家里。
若说她记起什么,我又不敢问。
这日子,便糊里糊涂的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