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我和女神在荒岛免费阅读 > 第30章 在野亲王(第2页)

第30章 在野亲王(第2页)

然而,改革虽然达成了共识,但到底怎么改革,新旧两党都吵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方向。

如今看到了《土地改革疏》,赵煦的眼睛不禁一亮!他感觉,《土地改革疏》似乎是一个方向。

只是赵煦百思不得其解:“莘王为何会觉得,问题出在不抑制土地兼并上?”

赵煦反复观看《土地改革疏》,越看越觉得赵俣的观点不一般,可从小到大一直生长在皇宫被困于信息茧房中的赵煦,却看不出来《土地改革疏》的含金量。

赵煦没理会赵俣说的最好不要声张,而是连夜就将章惇、韩忠彦、曾布叫来,让他们为自己解惑。

看过《土地改革疏》后,章惇三人同时沉默。

章惇和曾布心想:“莘王还真敢教陛下,若按照他这方子为大宋治病,要么大宋脱胎换骨重获新生,要么大宋彻底走向灭亡改朝换代,绝无第三种可能。”

章惇和曾布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莘王必是知晓,他是一位闲散亲王,左右不了朝政,别人根本不会在意他说什么,才敢将此事给抖出来。”

“若教莘王来主持改革,以他的见识,不可能不知晓真进行土地改革会有多严重的后果,多半,他最后也会跟我们一样,随波逐流,仅从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民生保障体制入手。”

看过《土地改革疏》,章惇和曾布就知道了,赵俣不是空有一腔热血的赵顼、赵煦,而是一个真正的有识之士,至少赵俣身边有敢跟赵俣说实话的高人,使得赵俣真的知道赵宋王朝的问题所在。

其实,看出来赵宋王朝的病根在哪的,大有人在。

早在宋朝开国之初,准确的说是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就有人提出:“地各有主,户或无田。富者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

还有人指出,这都是因为“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导致的。

到了号称“承平”的宋仁宗时期,更有大臣明确提出:“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当时,朝廷为了限制土地兼并,也采取了几项措施:像禁止官员租种官家土地;像限制寺庙和道观购买田地;像严禁用借贷的方式购买土地。

可即便是这样,到了王安石变法前夕,据当时的执政者保守估计,全国已耕种的土地中,有七成被享有不纳税特权的权贵阶层所占,自耕农民和中小地主加一块一共才拥有百分之三十的土地。

王安石也觉得兼并土地不好,还写了一首《兼并》诗来表达他反对兼并的想法。他推行的青苗法、免役法等措施,都是为了限制土地兼并。

只不过,由于见识所限,王安石的土地改革之法,治标不治本,还有不少漏洞。

加上这触碰了太多人的利益,遭到了顽强的抵抗。

再加上具体实施之人阳奉阴违。

结果,王安石主张的土地改革,始终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进展。

所以赵俣的观点其实并不新奇。

甚至可以说,时不时的,就有大臣跳出来,拿土地改革说事。

只不过,那些人没像赵俣这样,给出来了真正可行的改革方法。

赵俣的身份尊贵,又是没有议事权的在野亲王,自然什么都可以说,包括给赵煦点明他的改革不成功的问题所在。

而章惇和曾布是目前的执政党的领袖,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他们,可不敢乱说话。

韩忠彦也是如此。

不过与章惇和曾布不同的是,见赵俣也有改革之心,韩忠彦心想:

“莘王与刘贤妃为敌,原来只是为了太后,与我旧党无关。”

“也对,皇室是真想解决大宋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使大宋千秋万代,而非取得政治斗争的胜利,怎么可能全力助我旧党讨伐新党?”

“太后不也是如此吗?”

“看来这改革真的势在必行了,现在就连亲王都着急了。”

“问题是,到底怎么改?难道真要进行土地改革?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见章惇、韩忠彦、曾布看过《土地改革疏》后,全都沉默不语,赵煦问:“莘王的改革之策是否有可取之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