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人家多会来事,都省得林安安过手续了。
不得不说,写新闻稿也真是条好路子,只是林安安接得不多,一个月顶多接一两篇,也就趁空闲时候写写。
毕竟她不是专业的,这时代的新闻稿需要格外慎重,不能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得实事求是,并用文字渲染出‘大爱’的框架,要端正、积极。
不过两篇稿子能得七十二块钱,真的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二三十呢!
林安安笑着接过稿费,“刘大编辑,太感谢您了,哪敢劳您费心跑这一趟。”
刘编辑摆了摆手,笑容依旧爽朗,“这有什么,林老师有需要,尽管吩咐!对了,我可得跟你好好唠唠,你这本《春日来信》一上市,那反响热烈得超乎想象啊!
咱社一早上来了好些人,还有社里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全是询问这本书的,还有不少书店急着追加订单呢。”
“啊?”
这才第一天,林安安以为效果没那么快出来的。
“真的吗?我还担心大家不喜欢,没想到……这太让人激动了!”
林安安转头看向楚明舟,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楚明舟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给予她无声的鼓励与支持。
刘编辑在一旁不住地点头,“你这文风细腻独特,故事又扣人心弦,不火都没道理。接下来得趁热打铁,《萤火》在下个月十号会按时上市。”
“好的。”
“不过……林老师,您的新书……”
林安安笑弯了眼,“不急不急,再沉淀沉淀,我得好好打磨一下思路。”
“好啊,好啊!”刘编辑兴奋地搓着手,“我就盼着您能继续创作,以您的才华,下一部作品肯定更精彩。咱社里一定全力支持,需要什么资源,您尽管开口。”
这明晃晃的意思已足够明显。
亲爱的林老师诶,您火了可还得投给我们出版社呢,可不能火了就把我们忘了呀,我们要现在就踮着脚预定,我们可能耐着呢!
林安安点头,一副我懂我懂,好说好说的模样。
两人又商业互吹了一会儿,林安安这才起身告辞。
林安安嘴里哼着小歌,心情好得不得了。
楚明舟嘴角噙着一抹笑意,轻声问道:“饿不饿?”
林安安伸手接住一片光影,仿佛握住了一把金色,她朝楚明舟的方向摊摊手,比了个心心。
“嗯,饿了!不过,你还记得我想采访因伤退伍……军人这事吗?”
楚明舟立马会意,“嗯,想去孔常鸣家吃饭?”
“可以吗?”
“可以,上次我跟他说过。”
林安安比了个OK的手势。
关于女性故事的《枷锁》已经在创作了,另一本《脊骨》却一直没有推动,缺的就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