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杨晓晓又收到了一封信,是陈宇寄来的。
她有些意外,当初分别后没多久,陈宇就被特招进了京市的侦查局。
两人还一起吃了个便饭,当时自已也很惊讶他会突然回京市,毕竟据她了解,陈宇可是一个喜欢无拘无束的人,不然也不会离家那么远去不务正业……咳咳……才跑那么远去干事业的!
但当时杨晓晓一心扑在学习上,后来两人各自也越来越忙,也就没见过几次面了。
杨晓晓打开信封,信上就是简单的问候,还有他最近的一些生活琐事!
杨晓晓有点无语,这大哥不会是对自已有意思吧?话说他好像已经快三十了吧,咋还不结婚呢?难不成想老牛吃嫩草,杨晓晓想到这,自已先笑了……(′▽`)
自已好像想得有点多,说不定人家就真的是把自已当妹妹呢!毕竟人家可是说过当自已是干妹妹的。
第二天杨晓晓准备去邮局给陈宇写了封简单的回信,在回厂的路上,路过一个巷子口,杨晓晓突然看到两个中年夫妻抱着一个熟睡的女孩急匆匆地拐进巷子里。她当即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利用神识远远地跟了上去。
只见那两人七拐八拐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骑了一辆三轮拉货车出来,那个妇女抱着小女孩坐靠在货板上,然后骑着出了沈县。
跟了足足有一个小时,周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荒凉和偏僻,最终停留在一个乡下的小平房前,夫妻俩还仔细的打量了下附近,确定没人注意到,才进屋关上了门,径直去了小平房后面的大棚里,这大鹏原来是种蔬菜的,没想到地前面地上有个暗门,地下有个地窖!
杨晓晓神识扫进去的瞬间,心里有数了,果然自已猜的没错,这地窖里有好几个小孩呢!有的还在默默流泪,有的已经没力气了,一看就是已经在这里待了好些日子了的,浑身脏乱。
杨晓晓观察了一会,在他们出来之前往温水壶里放了一点迷药,看两人从地窖出来,累得喝下了两杯水!
两息后!彭……
悄然进入房间,在两间房的炕床上的暗格里搜出了三千块钱现金,还有一小盒小金鱼,全部收进空间!
往地窖里扔了一些食物和水,神识一转,再次确认这几个孩子身体没有受到什么大碍,准备转身离去,想想又不太放心,一转手,手里出现了根大铁棒,对着两人的膝盖哐哐……的一人两下子,在看看两人的表情完全没有一丝醒来的迹象!
啧……为自已的制的药点赞!
一开始自已就发现了不对劲了,这两人穿着普通,可是这小女孩穿着布拉吉连衣裙,小皮鞋,完全就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而且以杨晓晓的眼光看,这小女孩完全就是被迷晕了而不是睡着了。
人贩子都是人人深恶痛绝的。
杨晓晓悄然回到沈县,用左手写了一张纸条,交代了具体情况,和地址,去到派出所斜对面的一栋楼顶上,观察了一番,叠了个飞机,把纸飞机飞向了门口站岗的警卫员。
啪、正中警卫员的脑袋,然后掉落地上!
只见那个警卫员摸摸脑袋还以为是哪个调皮的孩子到处扔呢,捡起来正准备丢掉,发现上面很多字,没忍住好奇扯开来看了下,大惊失色,立马跑了进去!
所长……所长……出大事了!
没一会儿一群人乌拉拉的出了派出所。
杨晓晓一路心情美美的回了厂里!
过了三个月,一则新闻报纸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舆论!
报纸上赫然写着:《英雄事迹:民警成功捣毁人贩窝点》。报道详细讲述了警方如何根据沈县一名[无名英雄]的举报迅速出击,解救了被拐卖的儿童,并且顺藤摸瓜在三个月时间内接连拔除了人贩十余处窝点,解救出被拐儿童共计600余人。
杨晓晓下了班,正美滋滋的端着盆去到沈县第二浴池,拿一张3毛钱的洗澡票排队泡澡,一三五是老爷们泡,今天恰好星期二,二四六就是三五成群的女人去泡,相互认识的就互相搓澡,不认识的也有看到谁顺眼的上前打招呼主动帮忙,互相搓的,这个时候的北方澡堂,搓澡服务业在66年的时候就已经取消了,说是助长资产阶级享受腐败思想!
杨晓晓娇小的身材一个人泡在角落里,静静的听着一群大老娘们在那扯着嗓子聊天,昏昏欲睡。
半个小时后,杨晓晓浑身舒坦的换好衣服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两个女人在不远处交逢的瞬间好像停顿了下,然后形色冲冲的走了,杨晓晓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识放出去,仔细观察走出澡堂的那个女人,一路小心的跟了出去,杨晓晓跟着那女人七拐八拐进了一条小巷子。只见那女人左右看了看,快速闪进一间破旧的屋子。
发现屋内还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围在一起低声交谈。
其中一人拿出一份文件,上面标记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地名。杨晓晓心中一惊,这绝不是普通民众能干的事,难道是特务?就在这时,屋里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样,突然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门猛地打开,那几个人分散开来四处查看。杨晓晓静静的利用神识在不远处观察,突然一只猫从那屋顶窜了出来,吸引了那些人的注意。
杨晓晓神识透过房门看到里面堆放着许多之前在云山村后山洞里见过的那种仪器和文件,上面标记都是一些看不懂的符号。此时那女人拿起一份文件查看起来,杨晓晓终于确定,这些人就是特务。她默默记下这里的布局和情况,趁着天黑,又出现在沈县派出所后面的巷子里,这次直接在最里面的办公室里,一张纸飞机凭空出现在办公桌中央的派出所所长的头顶,缓缓飘下,所长吓了一大跳,立马站起身望向头顶,仔细观察了四周什么都没有,这才把眼光放在办公桌上那个醒目的纸飞机上!
三天后,报纸头条赫然登载着一处特务窝点被捣毁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