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了四十三天。
一级戒备解除。
召回人员返乡。
休假战士取消休假。
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这场军事大博弈从一开始的隔空叫阵,到面对面的剑拔弩张,经历了数十个日日夜夜。
这场比斗智斗勇,比意志、比毅力、比战斗决心,比作战部署的军事大博弈,堪称冷战后到目前为止一次最大的两个军事集团面对面的对撞。
双方海军有个默契:你搞一场军演,那我也会搞一场,训练内容类似。
但两边选的位置,却会“恰好”隔得远远的。
双方的原则就是:既要针锋相对,但也绝不擦枪走火。
二战中和二战后,美海军使用航母最大的经验就是什么时候也不能在大战前暴露航母的坐标。
茫茫大海之中航母是极难找到的,战时的航母编队可不是影视和图片上的航母编队。
影视和图片上的航母编队一般都类似阅兵式,所有的舰只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航母后面,浩浩荡荡在大海上翻浪花,空中舰载机编成几十架甚至上百架的阅兵式编队呼啸而过,这都是宣传的需要给民众看的。
战时的航母编队,十几艘各类舰是按作战阵位分散部署的,有的警戒舰只甚至远离航母200海里。
而航母一般是单独航行,除了隐蔽行踪的需要,也是在一定的海域内来回起降舰载机的需要,这个时候航母走的是一个别针型,近身护卫的一般只有一到两艘驱逐舰和巡洋舰。
航母虽然有300多米的庞大身躯,但是在大洋上却是极难被发现的,因为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摧毁,这是航母海战的铁律。
二战中漂亮国航母之所以能打败数量上一度超过美国的日本航母编队,都遵循了“先敌发现,先敌摧毁”的战法,几次大海战赢得胜利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
漂亮国航母编队已经在南海待了半个月,活动规律和基本实力已经被我方所掌握,等于先机已失。
本来就是个政治秀,立即转为临战状态,部队已经人困马乏,在被对方掌握的情况下作战,真的进行实质对抗。
不管是玩“碰碰车”还是小打、大打都没有胜算。
何况南海四面都是墙一般的各国,只有几个海峡和隘口,进退选择十分有限,一旦开打就丧失了机动能力,这是航母战斗群作战的大忌。
所以美军立即选择了立即撤离,如果说是仓皇逃窜也不为过。
美军航母战斗群在菲律宾东边的大洋上再次展开后,我方充分的利用了心理战和信息战。
从几个侧面暗示美军航母的坐标已经暴露。
特别是中国的轰六K轰炸机突然出现在中方宣布的演习圈外,我国媒体还不失时机公布了轰六K在黄岩岛上空巡航的新闻图片。
这是对美军的最后一击,等于告诉美军隐藏在菲律宾外海的航母的坐标已经暴露,美军要想真打,等于违背了“发现即被摧毁”的作战原则。
因此美军再次选择了远离我国军队的火力圈,向大洋深处遁去。
至此,这场冷战后规模最庞大,双方实力最强悍,情况最凶险的军事对峙,就此结束。
我们所有人都在战争边缘走了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