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秒,刘辩又想到自己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子瑜你可知道我从南阳太守刘磐那里借到了一万五千兵马?”
听到刘辩的询问,诸葛瑾点点头:“臣早些年游学的时候在南阳城结识了一些当地大族的大儒,在来拜访大王之前,臣的确从他们口中得知了大王与南阳太守刘磐定下的约定……”
对此,诸葛瑾没有丝毫隐瞒,而是直接将自己所知道完全说出来。
毕竟如今他已经是刘辩手下的谋臣,作为臣子他要做的就是全力辅佐主公。
而刘辩见他已经知晓,当即苦笑一声:“那子瑜应该也知道孤从各大家族手中筹集了一些钱粮物资吧?”
闻言,诸葛瑾摇摇头:“此事臣倒是不得而知,只知道大王不仅从太守刘磐那里借了一万五千兵马,而且还借到了五万的行军粮草……”
听到这里,刘辩当即心中明了,看来各大家族也赌,他们并不是明面上全力支持自己的,也害怕自己有一天失败而牵扯到他们。
同时也这也是刘辩所希望的,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募集一支属于自己军队能力,不然也不会想方设法地打算掩过其他的耳目来将那些募集到的物资运送出城了。
于是,为了得到一个可以让那些物资安然运送出城的办法,刘辩将自己从各大家族募集到众多物资的事告诉了诸葛瑾,想让他为自己为自己出个主意。
“子瑜,还请你为孤想个办法出来,让那些物资既能安然运送出城,也能不被南阳太守刘磐差引起戒备。”
听到六百年的要求,诸葛瑾沉思片刻,随之缓缓道:“臣倒是有一计能让大王将那些物资安然运送出城!”
闻言,刘辩大喜:“子瑜请讲!”
诸葛瑾点点头,随之恭敬道:“大王可知荆州何种行军方式最为便捷?”
刘辩思索数息,而后道:“荆州地处南方,每到春夏之际多降雨,因此河流众多,而且各条支流相互纵横交集,此外南方多山地,相比于陆路的跋山涉水,荆州的水路是最为便捷的。”
说着,刘辩又低语道:“而且似乎荆州军的水军也极为强大……”
听到刘辩的分析,诸葛瑾一脸佩服地向他拱手作揖:“大王真是博学多知,大王不仅有帝王之姿,而且还晓察民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荆州的确是水路最为便捷!”
“而且相比于陆路,水路往往速度更快,阻碍更少!大王若是能以水路将物资运送出城,不仅能极大地提到效率而且还能快速地将物资转移出去,最重要的是,南阳虽然靠近北方,但是水路船只依旧繁多,以各大家族的船只作为掩护,还能极大地减少南阳城守备的注意。”
听到诸葛瑾提出的建议,刘辩此时突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以及醍醐灌顶的感觉。
“子瑜大才!此计甚妙!”
刘辩神情激动地对着诸葛瑾赞不绝口。
而诸葛及则是笑着摇摇头,继续说道:“呵呵……大王,臣还没说完呢。”
闻言,刘辩当即说道:“是孤激动了!请子瑜继续讲!”
说完,他继续等待着诸葛瑾接下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