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鸢不敢再想下去。
就好似一只蝼蚁,在幻想天有多高一样天方夜谭,根本像不出个所以然。
黎鸢读过很多书是不假,这些书里头也有一部分是奇闻传记、野史传说。
但她能够知晓的东西,也仅限于此了。
除此之外,有关那个波澜壮阔的江湖,她几乎都是一无所知。
何况是江湖之外的神仙鬼怪?
策马江湖,快意恩仇,亦或是仗剑红尘,除魔卫道。
这些从书本里看来的词汇,很快就在她的心里生了根。
于是,她对寨子外面的世界,越发的好奇,继而心驰神往。
自那以后,黎鸢觉得从小看着她成长的老古板,身上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连带着脾气火爆的杨铁匠,也成了她心中深藏不漏的大高手。
只是这两人身上,根本看不出来什么高人气象。
一个是多走两步就气喘吁吁的花甲老头儿;
另一个是整天骂骂咧咧,脾气暴躁得不行的小村寨铁匠,这算哪门子的高人?
寨子最南端的小院里,黎鸢得了陶老夫子的准许,喜笑颜开,当即急匆匆出门,直奔铁匠铺。
走在街上,那群军伍出身的护卫们,还在火急火燎的找寻向导。
给出的酬劳,从最开始的百两银子,上涨到了一千两,可始终没人愿意带他们去古战场遗址。
倒不是银子不够吸引人,而是没见过世面的西凤寨百姓,根本不相信那位陈姓公子会履行诺言。
不相信,真的将银子给他们这样的贫苦百姓。
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他们自信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莫说一千两银子,一百两对这些常年为了填饱肚子发愁的贫苦百姓而言,都是一场泼天富贵。
可再大的富贵,也得有命拿!
各种故事传说里头,世家公子之类的人物,从来就没有好人不是么?
他们相信,那位愿意拿出一千两银子,就为了找一个向导的陈姓公子,同样不是什么好人。
黎鸢脚步匆匆而过,没有多做停留,途中与相熟之人不断的打着招呼。
根据她以往的见闻来判断,这次去古战场遗址的差事,非她莫属。
若酬劳在百两银子以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外来之人不懂,她可是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