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张口想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看着眼前,面容略显憔悴的女儿,她是怎么也说不出来。
为人父母,又身处帝王之家,子女本就繁多,她又哪能做的到一碗水端平,完全没偏没向。
不过为了儿子,把女儿逼到这副模样,她的心里,又岂能真的好受的了?
正在这会,突然有内侍进殿,这才打破了母女间的尴尬。
得知是范蠡,又来了皇家别苑,并且怎么的都赶不走。
刘楚玉当即便嗤笑不已,神色玩味的自语道。
“看看,这一个个,怎么就都喜欢来逼我。”
“罢了!罢了!既然躲不过,那就让他进来吧!”
金陵动乱之后,止战心切的范蠡,可以说是天天都在四方奔走。加之,范蠡又有着皇子业师的身份,皇家别苑这里,这几天,他是真的没少来。
可是,对于这次政变本身,刘楚玉又何尝不知道,它是一个错误,心虚难已,刘楚玉怎么好意思去见自己的授业恩师?
所以,范蠡每次找来,刘楚玉都是避而不见。
好不容易见到了刘楚玉,范蠡立刻开始,义愤填膺的对其陈述利害,想要劝说刘楚玉能够悔悟收手。
毕竟在他眼中,刘楚玉一直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甚至在这次“金陵事变”之前,他都不相信,刘楚玉会放任、参与,这样对大唐不利的事情。
现在弟子“犯错”了,他这个做老师的,有义务把她给纠正过来。
所以范蠡站在那,嘴皮子巴巴的说了半天,也没觉得自己有半点辛苦。
情之没理,刘楚玉倒也不反驳,就在那静静的听着。
终于,范蠡讲完了他的长篇大论。
然后,又长舒了一口气,才对刘楚玉满目期待道。
“公主殿下,现在收手,为时不晚啊!”
范蠡和她,讲的是形势、是公理、是道义。
可刘楚玉却是,一点也不想和范蠡辩论这些。
只见待范蠡彻底说完,刘楚玉旋即眸子一动,幽幽开口道。
“先生所言,本宫自然省的,可先生可知,如若抛去“大唐长公主”这层身份不谈,本宫也单单,只是个小女子罢了。”
言外之意便是:既是小女子,那就莫要怪我儿女情长,意气用事。
眼见没有劝动刘楚玉,范蠡便又将目光,看向了坐在后面的孙太后。
可他刚一瞧过去,就听孙太后率先道。
“还请,范卿勿怪,哀家,也是个小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