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圣裁见圣人,才五天。
五天啊!这短短五天,他竟然又写出了惊动圣人的文章?这还是人吗?
要不我们造个楼,专门给圣人休息?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天一阁”。
圣人天天来,可不就是天下第一嘛!
沈东旭的嘴唇有点发颤,不知是激动还是高兴。
他摇摇脑袋,抛掉杂乱无章的想法,对考场中发呆的学子提醒道:
“圣人来了是好事,诸学子莫要东张西望。府试还有半炷香”
不少考生这才想起自已还在考场,顾不上头顶的圣人,赶紧写完最后的答卷。
文庙上空的两位圣人身影,没有理会全城父老乡亲的围观,就这么静静地站着。
待府试全部结束,紫袍圣人先向身后的麻衣老者行了一礼,而后从衣袖里掏出一个卷轴并打开。
“今有慈安县学子韩知柏,于甬城府试作《明水赋》,达情志于上,行文合周礼,经众圣评议,可入圣阁。”
紫袍圣人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甬城。
“收录《圣文观止》。”
文庙上空金光更盛,无数光点汇聚,在半空中凝结成一部厚厚的典籍虚影,封面用小篆写着“圣文观止”。
典籍缓缓翻开,一道道金光从韩知柏的答卷中跳出,化为《明水赋》的字句,工工整整地烙印在空白的书页上。
又一篇!又一篇圣文入阁!
诗、词、文、赋、句,五篇入阁,何等天才!
正当众人以为这就是结束的时候,紫袍圣人往后退了一大步,恭请麻衣老者往前。
“不会吧,还没有结束?”
这下连韩知柏自已都惊讶了,总不会是《戏题牡丹》吧?不应该啊……
尽管《戏题牡丹》这首诗也是优秀的诗作,但在群花争艳的唐诗时代,实在是名声不显,传唱的也不多。
他思绪翻飞,内心产生一个猜测,难不成……我成了?!
麻衣老者没有让韩知柏疑惑太久,他动了。
他伸出两臂,似乎想拥抱这个世界。
他的目光深邃而明亮,低沉的声音在每个人的耳边缓缓响起。
是的,人族的,每一个人!
他低声诉说,一言一语浸润灵魂,让每个人都停下来,仔细聆听——
燧人取火,让我人族不再挨饥寒之苦。神农尝百草,我人族方有血脉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