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太子殿下,大明远洋宝船使郑和回归。”
“将此事告知父皇,命礼部安排迎接。”
“是”
历经漫长岁月,耗费数年光阴,那支勇敢无畏的船队终于结束了他们遥远而艰辛的下西洋之旅。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上漂泊流浪许久之后,他们满怀欣喜地踏上了归程之路。
郑和站在船头,海风拂过他饱经风霜的脸庞。这一路走来,无数艰难险阻都未能阻挡他前行的步伐。如今,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心中的伟大理想——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中外文化与贸易的交流。
随着船队缓缓驶入港口,整个大明王朝都为之沸腾。人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胜利的归来。此时的大明帝国,其海洋事业已然登上巅峰,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此次远航,郑和率领的船队足迹遍布数百个国家和地区,带回了大量大明前所未见的珍贵农作物。这些新奇的物种不仅丰富了国人的餐桌,更为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于喜悦之中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郑和积劳成疾,最终与世长辞。朱高爔听闻此讯后悲痛不已,亲自下令将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安葬在太宗皇帝陵寝之侧,以示对他功绩的崇高敬意和无尽缅怀。
郑和此次带回来数百个国家的使臣,都想要与大明交好,一时之间,迎来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周边的国家也都陆陆续续的赶来朝见。
“恭贺父皇,这次交流的国家比皇爷爷的时候还多,定是一场盛会。”
对于儿子的话,朱高爔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此事还是由你来吧,让他们见识一番我大明下一任皇帝威严。”
对于万国来朝朱高爔并不感兴趣,朱瞻墉听到此话,高兴不已。
朱高爔也是笑道:“你皇爷爷的时候,你就开始争,你爷爷不重视你,我知道一直是你心里的结,所以你出征打仗为了就是证明你是皇孙里面最强的。你穿上龙袍,坐在大殿上,你就以皇帝的名义召见他们,反正他们也不知道大明的皇帝长什么模样。”
“可是礼部。。。。。。。。。”
“礼部朕会派人去说的,江山早晚都要交给你,等爹不在了,大明就靠你了。”
“爹。。。。。放心,儿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父皇期望。”
朱高爔点了点头,朱瞻墉看着父亲如今头上也开始可有了青丝,回想当年从入皇爷爷的陷阱,做了朱瞻基的磨刀石开始,一直是自已的父亲为自已保驾护航顶住了太宗皇帝方面的压力,自已争赢了,父皇也成功登基了,可是父皇的理想真的是当皇帝吗?
。。。。。。。。。。。。。。。。。。
大明王朝的这支商队,此番出海归来可谓收获颇丰!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堆满了船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宝物或是来自异域他乡的稀世珍宝,或是经过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的艺术珍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而更为幸运的是,在漫长的航海途中,大明军队英勇无畏地守护着商队前行,使得船队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竟然未遭遇到一丝一毫海盗的侵扰和抢掠。正因如此,商人们得以顺利地将满载的大明货物成功变卖出去,换回了数不胜数的白花花的银子。
当商队的船只缓缓靠岸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户部官员们立刻忙碌起来。他们迅速登上商船,仔细地盘查和清点着此次贸易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并按照朝廷规定认真核算应缴纳的税款数额。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工作之后,税款被如数收缴入库,为国库增添了一笔可观的财富。随着这笔资金的注入,原本略显空虚的国库瞬间变得充盈起来。
朱高爔见此心想。
如今海洋获利颇丰,也算是为开海打下了基础,只要有利可图,相信不会有太大的阻力了,只是如今国家上下所有人都在为此次得利而高兴,不知道能为郑和去世难过的又有几个呢?
朱高爔身穿便服在锦衣卫的护送下,来到郑和陵墓前进行了一番祭拜。
墓碑前,朱高爔倒上了一杯酒,诉说道:“这盛世是否是郑公期望的呢?人心!人心!人心啊!”
朱高爔将酒水放在墓前,随后给自已倒了一杯后一饮而尽。
深深的看了一眼陵寝,随后走就走了,回到城里,看着来往的人脸上挂满了笑容,朱高爔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脸上没有任何喜色,心中反而沉重了起来,锦衣卫指挥使张帆默默跟在皇帝的身后,不敢打扰。
“这位客观算卦否,不灵不要钱啊。”
那算卦的人年纪轻轻,却是穿起了道袍,摆摊算命,见朱高爔气质不凡,又有护卫,想来是不缺钱财之人啊。
朱高爔伸手拦住正要呵斥的张帆,继而扔给他了一点散碎银子,询问的说道:“哦?你年纪轻轻怎么摆摊位算命了?”
“害,现在京城热闹赚点小钱,换点酒喝”,那名年轻的道士,继而小声的说道:“听说当今皇上还在魏王的时候也给人算过命呢?”
对于自已历史,朱高爔肯定是清楚的不行,不过被人当面指出来还是有点尴尬,那面年轻的道士继续说道:“听说啊,当时魏王明为看手相,实为趁机吃。。。。。。”
张帆见此人说话,越来越放肆,一巴掌拍烂了算命的桌子,随即大声呵斥:“大胆。”
那名道士吓得不轻,周围的也是驻足观看。
朱高爔却是大笑了起来:“哈哈哈,你这人倒是有趣。赏你的。”
朱高爔将钱袋扔了过去,随即和张帆头也不回的走了,进了宫门,不同于外面,里面森严且安静,缺少了很多烟火气息。
“百姓敢调侃皇帝,看来在百姓眼中,朕不是暴君啊。”
“皇上让天下大治,怎会是暴君呢?如今连乞丐都没有了,耕种者有田,经商者有利,军队有饷银,天下富足,臣的家乡也是富足,年年都能吃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