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大明四臣相 > 第55章 处理就藩后宫不宁(第1页)

第55章 处理就藩后宫不宁(第1页)

内阁

朱高爔坐在首位,召见三杨、于谦、柳升五人商议,如何解决汉王,赵王就藩的问题。

于谦率先站了出来。

“禀皇上,臣认为应限制其兵马,将汉王和赵王的封地迁徙到山东,再派文臣负责管理汉王、赵王封地。”

杨士奇、杨荣、杨溥也是纷纷附议,柳升则是没有表态。

朱高爔则沉思了起来。

“汉王、赵王谋反,朕不在意,朕在意的是,京师三大营会不会生乱。”

杨士奇建议的说道:“禀皇上,汉王、赵王在军中根基很深,光旧将就有三十余位,臣以为皇上多加厚赏,不计前嫌,他们的家眷也在京城,只要严密监视,相信出不了乱子。”

杨士奇说完,朱高爔也是心中权衡利弊,随后表示。

“好,杨阁老你去传召汉王、赵王,命他们前往山东就藩,吴王世子去江南就藩。杨荣、杨溥你们二人挑选官员派往山东和江南。于谦你去找夏元吉要银子,从今其所有将士饷银涨3成。士兵足粮足银,朕倒要看看那些将军们还怎么造反。”

自大明永乐年间,士卒一月为六两白银,京城兵马都是足饷,但是由于永乐年间国家财政赤字,经常拖欠各地卫所士卒的饷银,卫所的士兵的主要收入多为缴获,还有自耕自足,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主要为了决军饷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士兵的正常开支了,经过朱高爔商业上的改革大有成效,将卫所得普通士卒得军饷由朝廷直接发放,卫所士兵耕种的粮食,满足日常训练粮食消获即可,极大缓解了普通士兵生活的问题。

朱高爔再一次提高士兵的待遇,让几位大臣也是心惊。

都暗呼。

皇上好一招釜底抽薪。

“臣领旨”,“臣领旨”,“臣领旨”,“臣领旨”。

朱高爔深刻明白,臣子的建议可以用,但其中必须要有自已的想法,不然一旦被文臣牵着鼻子走,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国家通过大开漕运、运河之利,还有查抄的贪污官员,国库也是颇为富足,很多事情通过国家政策就能调控。

朱高爔随后话锋一转。

“既然藩王的问题解决了,说一说太子吧。”

皇帝此话一出,纪纲和柳升就知道到他们了

毕竟一个是太子的姥爷,一个是关押太子的锦衣卫指挥使。

柳升站出身来,抱拳的说道:“禀皇上,臣以为,太子带兵进城实为有人蛊惑太子,恳请皇上从轻处罚。”

纪纲也是说道:“太子关押锦衣卫大牢,臣以为影响不好,太子国之储君,恳请皇上从轻处罚。”

朱高爔没有回话,则是看向三杨。

俗话说的好,有唱戏的,也得有看戏的,作为太子的老师和内阁臣子怎么能闲着呢。

太子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带兵进城,较真的会说太子谋反,意图不轨。可大家都知道是为了汉王、赵王的是事情。三杨也是知道这是皇上搭台子让他们把戏唱完。

杨士奇也是说道:“臣身为太子的老师,没有尽责看护,被小人钻了空子,太子无辜,恳请皇上开恩。”

“恳请皇上开恩。”

“恳请皇上开恩。”

杨荣、杨溥也是行礼进言。

朱高爔故作为难,表示。

“朕也为难,今日之事,若是有心人利用,拿这事情到处传扬,说朕偏袒太子,执法不明,宗亲官员犯罪朕开刀问斩,太子聚兵进程,却是草草了事,岂不是显得朕执法不明?”

杨荣面色义愤填膺的说道:“宗亲官员犯罪,盘剥百姓,祸及社稷,太子只是被小人挑拨,若有小人拿这事情伤皇上之明,臣请奏诛杀此逆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