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夫子微微颔首:“善哉,然学亦为明礼、修身、致道。
汝等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非仅言知识之记诵,乃重在时时践行,方得真意,心有所悟,喜悦自生。”
言罢,陈夫子目光扫过众人,又道:“为人处世,当以何为本?”
徐子睿和陈明哲也是互不相让,开始起身回答问题。
此时,窗外秋光透过枝叶,洒下细碎光影,映于夫子白发,熠熠生辉。
堂内唯有夫子谆谆之语与诸子沙沙笔声,儒风悠悠,学意浓浓,求知问道之心,于这经义讲授间满溢一室。
这日陈夫子把几人叫上来到书房。
开门见山直接说道,问他们几人是否愿意同他一块前往县城参加文会。
几人一听,眼里都是跃跃欲试。
毕竟读书人中的文会大家都听说过,这还是第1次,能够见识到呢。
而此次文会的举办者,也是位秀才,这些年来,对方底下已经出了不少个有功名之身的人。
反正对方的原话也就是说,让陈夫子带着他底下的学子,前去一同交流学习一番。
对方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在陈夫子的面前出一出风头。
听说这位与陈夫子之间也是有些羁绊在身上的。
同为一个地方的人,同样是科举多年,同样是秀才之身。
陈秀才这么多年,从他的手底下考出去的人,考中童生的也就不过三人。
而对方,考中童生的就足足有7人,而对方之所以这么得意。
主要是因为,从对方的学堂当中,考出来一位秀才。
这证明什么?
两个人从同窗时期就一直不对付,一直掐尖要强。
现在陈夫子落后对方这么多,此次前去,少不得要被对方奚落一番。
更是怕,要是随便带几个学子去,被他的学生比下了去,那他就更没有脸面了。
几人都纷纷答应了下来。
顺便还给陈夫子保证坚决,不会给他丢人。
一定要让陈夫子把场子找回来。
陈夫子满意的点了点头,跟几人说好的时间就在3日之后让他们先准备准备也跟家里人通个气。
大家都表示明白。
陈夫子总共就带了徐子睿和他还有陈明哲三人。
二堂哥虽然也很想去,但知道他天资有限,去了的话也不能做些什么,所以就不跟去凑这个热闹了。
就连他娘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赶紧去扯了块布料,虽然只是棉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