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所有人都听到一声清晰的铜锣鼓声,这一刻,乡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自已手中的锄头。
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朝廷,也有两年的时间未曾征过徭役,这会听到铜锣声响,又不是秋收上税之时。
这个时候听到铜锣声能有什么好事?
就连张有根都把自已的耙子放下,看着早就已经在院门口张望的王翠花。
“老头子,孩子们都不在家,今年,咱还是拿银子去免劳役吧。”
张有根点了点头,前年他们也赚了点银子,只是不多。
不过到底还是心疼孩子们去受苦受罪,没想到过了两年,又不知道要去服什么样的徭役。
千万别是强制性的,不然到时候哪怕银子都不好使,更何况他们这种三个儿子的家里。
就连杏花村的老村长,听到动静都赶紧走了出来。
想要向前去看看到底是何情况,也好让乡亲们有一个准备。
谁知道,刚到村口,看着那县衙当中的衙役,又是敲锣又是打鼓的模样,也是吓了一大跳。
什么时候,征收徭役都要搞得这么隆重了。
更别提,平常对他们他们这群村民们那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走的时候顺便还要去老乡的家里摸一只鸡,抓一只鸭的人。
老远见到,那明媚灿烂的笑容,差点没晃发了众人的眼睛。
“官爷,尔等怎地今日有空到访。”
老村长迎着一个笑脸上前,心里的疑惑那是更加重了几分。
就见平常根本就不给他一个好脸色的官爷们,今日笑的那叫一个和善和客气。
“哎哟,老村长,不必多礼。这可是你们杏花村的大好事呀。”
老村长听到这话,原本低垂着头,瞬间就抬了起来。
啥意思?
对方这一通操作和说出来的话,他怎么越听越糊涂?
他们这样一个小山村,能有什么大喜事?
最大的喜事就是朝廷少收点粮税,衙门少征收点徭役和劳役。
让老百姓们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已经算是谢天谢地了。
更何况什么样的好事能轮得到他们这种穷乡僻壤。
不过当从人家官老爷的口中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忍不住愣在了原地。
实在是一时之间没有回过神来。
什么?县案首,考了第一!
等总算是拐过一个弯来,这才想起来,老张家的小孙子,听说读书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