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是时候跟他爹商量商量,实在不行,就先在他们自家院子旁边再建两座屋子。
这段时间,张时安基本上都是在抄书,不仅把徐子睿买来的书都抄了一遍。
还把陈夫子,书房当中的书籍,也都抄了一份。
特别是四书五经,光是四书,他就整整抄了半年时间。
每一本都厚的10分扎实,主要是现在抄了,既能省下一笔银子。
又能够,随时观看,更是,能够让他把字练得更好。
其中四书包括《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为,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孟子》则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共同编撰而成。
它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
至于《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
相传为曾子所作,文中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等观点。
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还有《中庸》华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
原属《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
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
就这么多内容,他们现在都还不能够学到。
而且科举之路,四书五经在这其中那是包含了大部分的篇幅。
也只有把这四书五经读得透彻,才能够在科举当中夺得一席之地。
而张时安决定,明年再把五经,也全部抄下来。
四书是以上四书,五经则包含《诗经》是华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被尊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记录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等。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等。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
《春秋》则是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
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如“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等。
就这么多内容,可以说都是上千年的精华,浓缩为一体。
光是其中蕴含的知识点,光一个小章节,就能够,学习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