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闻言,抬起头来,有些茫然的看向林冲,林冲见状,命最是在意北方情形的萧嘉穗告知呼延灼虚实,呼延灼闻言,顿时心中惊骇,不想北方形势,竟然如此险峻。
那韩滔、彭玘听了,也是心潮起伏,听得那金人如此凶残,再想到朝廷羸弱,征战不利,若是将来直面金军,只怕一败涂地,到时候中原板当,必定是再演五胡乱华的旧事。
想到那种惨状,二人不觉后背发凉,顿时思索起来。
林冲见呼延灼愣住,顿时徐徐道:“呼延将军世代将门,祖上更是威名赫赫的铁鞭王、开国名将呼延赞老将军,老将军一生南征北战,所图不过是中原一统,天下安定。
更是为了北伐大业倾尽毕生心血,带兵戍边,抵御辽国,现如今,北边兵峰再起,将军虽不能回朝为将,但不可因此错过带兵向北的机会。
若是将军不弃,可留在山寨,恢复连环马建制,以将军武勇知兵,将来一道挥兵向北,将亡国灭种的威胁挡在国门之外,必定是名耀千古的大功德,将军意下如何?”
呼延灼闻言,内心再也不能平静,北边,燕云十六州,那自是他等将门世家的心病,只恨这许多年来,始终等不到朝廷打一场打胜仗,收复这片地方。
而他,更是没机会出征,只在一州之地,蹉跎岁月,空耗精力,没有用武之地。
见林冲说得真诚,知道所言非虚,于是道:“林教头果真有此志向,在下自是佩服。只我问你,将来若是真的北伐成功,又该如何对待朝廷?”
林冲毫不犹豫道:“顺天应人!”
呼延灼闻言,沉吟不语。
林冲道:“将军何必考虑许多,我等只要北伐成功,那这天下再无倾覆之忧,百姓安居乐业,谁来执掌中原都无所谓,只要让百姓安定富足也就是了!”
呼延灼道:“林教头心胸宽广,志向远大,呼延灼不如也,既然林教头如此看得起在下,为了天下百姓,为了汉家大义,呼延灼愿追随林教头,只求有朝一日挥兵向北,继承先祖志向,马革裹尸,虽死无悔。”
林冲闻言,当即大喜道:“将军深明大义,心系天下百姓,正是我等兄弟,请将军重组连环马,担任指挥,勤练兵马,为将来大战做足准备!”
呼延灼顿时抱拳道:“败军之将呼延灼,承蒙哥哥厚待,愿意效死!”
林冲大喜,倒了酒来,先敬了呼延灼一碗,再请众头领都来见礼。
呼延灼见得这许多光明磊落的英雄好汉,再无心结,顿时也热络起来。
跟秦明几个原本朝廷将领见了,自是一般感同身受,也就没了隔阂。
林冲见状,笑着看向韩滔、彭玘道:“二位将军,可愿加入梁山,将来在北边战场,成就一番大业?”
二人闻言,顿时拜道:“愿意追随哥哥,再造汉唐盛世!”
林冲喜上加喜,也来亲自敬了二人一碗酒,将二人任命为马军将领,随呼延灼组建铁甲连环马,训练梁山重骑兵!
二人自是喜不自胜,谢过林冲,又赶来跟呼延灼寒暄,三人因祸得福,自是感慨不已。
于是,呼延灼的铁甲连环马,为梁山马军第十营,呼延灼为营指挥,韩滔、彭玘为副指挥,编制依旧为三千人,只前期配备不齐,先空缺部分名额,日后慢慢补充。
三人领命,也接了腰牌和安家费,自与众人畅饮。
安排了三人职事,林冲对李忠、周通道:“二位兄弟为步军将领,入徐宁兄弟步军第六营,同为副指挥!”
二人闻言,当即领命道:“多谢哥哥信任,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冲也敬了二人一碗酒,叫他们先与徐宁亲近。
二人自然乐不可支,领了腰牌和一百贯安家费,来找徐宁吃酒。
安排已毕,林冲命众人敞开吃喝,为新上山头领接风,也为此次下山大发利市庆功。
聚义厅中,顿时热闹非凡,新老头领,各自通名。正副将官,探讨本事。
酒宴子时方散,后寨来人,迎了呼延灼等人前去安顿。
林冲一一拜访了,才回到自已住处。
贞娘早准备了醒酒汤和热水,服侍林冲歇下。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林冲收到消息,吴用那里,成功说动小养由基庞万春前来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