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看着雄霸天的妖怪模样,吓得脸色一白,战战兢兢的说道:“大。。。。王,那孙悟空。。。。。。确实是我的大弟子。”
雄霸天看着唐僧的搞笑模样,便对他和颜悦色的说到:“和尚,我要找你评下理,那金池长老是非死不可吗。”
唐僧一听,连忙推卸责任说到:
“我那大弟子,野性难改,故而逞凶。以我看来,金池长老尚有活路。”
雄霸天笑道:“没想到你这个和尚还是明白事理的。”
然后又问到唐僧的来历,当知道他是大唐高僧之时,十分感兴趣,要和他一起讨论佛法。
唐僧也没想到一个妖怪会对佛法感兴趣。
玄寒星看出来唐僧的疑惑,说到:“世人的偏见是一座高山,难道我们妖怪便只会茹毛饮血,只会残害凡人吗。”
唐僧扭头看着说话的人,发现他一身仙气,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道家气息,一看就是一个得道高人。
唐僧转头望去,只见那人身着素白道袍,衣袂飘飘,犹如出尘仙人,仿佛与世无争,融入天地间的清风明月。
举手投足之间散发出浓郁的道家气息。那一股淡泊明志、超凡脱俗的气质,显然是一位得道高人。
赶紧问答道:“贫僧着相了,多谢这位高人指点。”
说罢,双手合十行了一礼,玄寒星也换了一礼说到:“圣僧勿忧,我等皆修炼有成,不会残害凡人。
今日留下圣僧也是为了讨一个公道。”
玄寒星的内心也很忐忑:“一会观音大士就要来。
若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拿下黑熊精,那我后面的事情就作罢,安心当一个山大王。
若是还能周转,讲个道理,那无妖国的筹划就有希望。”
说到底还是自已实力不够吗,只能试探别人底线,若是实力强大,便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唐僧听了玄寒星的话,稍微放宽了心。
雄霸天说到:“圣僧,既然有缘相见,不如论道一番。”
唐僧一听,也是提起了兴致,也不害怕了,说道:“但凭大王吩咐。”
几人换了个场地,有玄寒星,熊霸天,唐僧,白衣秀士,凌虚子(狼妖),
雄霸天作为提议者,先开始讲,以金刚经为核心,想唐僧问到里面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此观。”
唐僧作为大唐高僧,熟读各种经文,然后却未听到这句,而且一听到这四句,便感觉到一股熟悉之感,脑海中生出无数感悟。
他便按照自已的理解开始解读起来,唐僧不愧是一代高僧。
虽然现在还没接触金刚经,可触类旁通,在他的解读之下,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就连玄寒星也有了新的感悟。
唐僧讲完,也提出一句经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和苦集灭道’。
玄寒星听后若有所思说到:诸行无常它指出,世间一切现象(无论是物质、精神,还是感受)都是无常的,即它们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
所有事物都会生灭、变异、衰败,甚至连我们的思想、情感、身体都在不断变化和无常中存在。”
众人听后点头赞成,雄霸天也补充到:“诸法无我它告诉我们,所有的事物、现象、甚至是我们自身,都没有固定、独立的“我”存在。
我们所认为的“我”——包括自我意识、个性、身心等,其实都是由诸多因素、元素组成的临时现象,而这些因素本身也在不断变化。
一切的痛苦、烦恼都来源于对“我”的执著。
我们一旦对“我”这个概念产生执念,就会对身心世界的变化产生恐惧、愤怒和欲望,进而引发更多的烦恼。。。。。。。。。。。”
唐僧没想到这位黑熊精对佛法的理解这么深。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孙悟空的叫门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