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少帝刘辩已经被李儒给毒杀了,刘协是汉灵帝唯一的儿子,不拥护这个朝廷,还能拥护谁?
为此,袁绍和袁术商议了好几次,商议的内容是什么,众人都不清楚,可结果都是不欢而散。
公孙续跟韩融谈了一些条件,就是以后并州刺史的问题,韩融答应了,公孙续便表示拥护朝廷,拔营起寨,离开洛阳。
赵云为先锋,于禁负责押运粮草,兵甲器械等辎重,没有走虎牢关,而是从孟津渡黄河,直接前往并州。
看到公孙续离开了,袁绍和袁术都是长舒了一口气。
公孙续的兵马虽然不多,可是太强悍了,加上赵云、典韦、张辽、徐晃等将领,对他们的威胁非常大。
现在看来,公孙续并不想染指中原和司隶,他们马上开始布局。
七月公孙续大军到了太原。
尽管现在王家家主王允已经随朝廷去了长安,但王家的实力依然很大,而且王允将家主之位传给了王盖,太原王家便完全站在了公孙续这一边。
韩融果然说到办到,在公孙续到达太原之后,朝廷的任命便下来了,公孙续被封为并州刺史。
这一下,让许多人都感到心中不平,尽管他们暂时没有染指并州的打算,可不代表以后就没有这样的计划。
袁术直接任命孙坚为豫州刺史,而他领后将军之职,并兼任南阳太守。
袁绍也是针锋相对,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
一个南阳太守,一个渤海太守,直接任命豫州的刺史。
这放在其他人身上,简直就是个笑话,没有人会承认。
可偏偏在袁氏兄弟的身上,许多人也就认可了。
袁家的影响力太大,袁氏门生故吏太多,尤其是在豫州。
孙坚和周昂都很高兴,立刻整顿兵马,准备入主豫州。
至于说最终的豫州刺史是谁的,那得看谁的拳头硬。
公孙续不去管这些,既然有了并州刺史的职位,那便要行使权力了。
任命王盖为雁门太守,张辽为校尉,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阴馆。
任命甄俨为太原太守,于禁为校尉,率领五千兵马驻扎在晋阳。
刺史府中的官员,其他各地的太守,各县的官员,以后再慢慢的选拔人才。
因为如今这个并州刺史,暂时只管辖太原、西河、雁门、云中等北边的几郡。
上党太守暂时还是张杨的,公孙续没有多余的兵马,也没有人才。
甄俨还在渔阳,太原的政务暂时由戏忠打理,而公孙续还是要先回渔阳,等那时,再让甄俨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