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平元年开始,北方战乱不断。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驶进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之后,北方似乎和平了,南方却又起了战端。
自从刘焉做了益州牧之后,便派兵镇守了许多关隘,阻断了与朝廷的通道,也不与其他诸侯来往,因此益州很少受到关注。
当刘焉死后,天下诸侯终于将目光投向了益州,新的益州牧刘璋,出乎意料的展现出了乱世雄主之姿,对内广施仁政,招募贤良,使益州稳定,对外,派兵攻打汉中,欲完成统一。
然而好景不长,巴郡沈弥、娄发、甘宁叛乱,刀兵再起。
当然,这是益州自已的事,其他诸侯也只是看看热闹。
然而扬州即将出现的战端,让北方各大诸侯都格外注意。
袁术对于朝廷让他交出传国玉玺之事,根本不予理睬。
本来天子下诏让刘备、公孙续、孙坚、刘表、刘繇等诸侯起兵讨伐。
可是袁术却先下手为强,命令孙策攻打庐江,同时陈纪、张勋,集结兵马,准备攻打豫章。
北方之所以和平,是因为遭受了旱灾。
然而天大旱,人大干。
相比于战火,旱灾百姓们还是有能力抗衡的。
在公孙续治下,由于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新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也抢救了一些庄稼,百姓没有出现逃难的现象。
六月,各地陆续出现蝗虫的灾害。
在这个时代,蝗灾并不算稀奇,尤其是天旱之后,经常会出现,只不过此次的规模比以往大了一些。
各地的官员带领着百姓在努力的抢救庄稼,与蝗虫做斗争,但依然出现有些地方将会颗粒无收的局面。
司州、豫州、冀州、兖州百姓都出现了逃亡的情况,各地流民涌现。
尽管所有诸侯都认识到,乱世争霸人的重要性,人口,是兵源和粮食的保障。
然而,在现有粮食不充足的情况下,只能任由治下的百姓流亡。
公孙续前期做足了准备,立刻命令并州、青州、徐州,收拢流民,各太守府适当的开仓放粮。
幽州刺史公孙瓒也开始效仿。
于是许多流民没有像以前历史上那样涌入荆州、益州、交州,而是到了比较近的徐州、青州、幽州、并州。
徐州现在有十万兵马,一万水军,暂时不打算再扩充。
公孙续和郭嘉商议之后,决定青州再扩军四万,并州扩军两万。
虎威营、虎豹营、狼骑营每营都是十万兵马,各州郡兵、府兵三到五万,一旦大战发起,他们可以负责押运粮草。
这样在作战的时候,自已所出动的兵马都可以投入战场,而不像其他诸侯,有一半兵马要参与粮草的运送。
骑兵扩充到一万五千,兵源及装备由幽州提供。
命令一下,各地开始招募青壮,打造兵甲器械。
袁绍、曹操、孙坚看到公孙续开始扩军,也有些担心和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