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煽动和捏造的时刻。
。。。。。。
“在下半场比赛开始前,我希望能尽快结束,所以就简短一点吧。”
“好的,好的,当然没问题。”
记者拿出笔记本,点了点头。
“汉斯·乔先生是挡下了暗杀者子弹,从而救了皇帝的性命,是这样吗?”
“是的。”
“能否告诉我们,您为何如此行动呢?”
这是比预想的正常的提问。
但其实真相连汉斯自已也不知道。
清醒过来时,情况早已结束了,我怎么可能知道?
“救人,不需要理由吧?”
“是吗?啊,哈哈哈,原来如此,您说得对,对了,您今年几岁?”
“1892年生。”
到1901年3月,才9岁。
实际上汉斯也不知道确切的年龄,但他估计自已的年龄和维多利亚·路易斯差不多,她是那年出生的,所以便说了这个日期。
“9岁。。。。。。和我的侄子差不多,真了不起,然后,您被皇帝召进宫里,您觉得如何?”
“我认为这是莫大的荣耀。”
“哈哈。。。。。。原来如此。不过考虑到您是黄种人,似乎会有不少困难吧,尤其是在这个‘德意志帝国’。”
在扔了些无聊的铺垫后,终于进入了正题。
适当的奉承一番,再说真是辛苦,然后估计他就打算在法国发布“啪嗒啪嗒德国皇室的真面目曝光!”之类的嘲笑文章了。
不过他没那么容易得逞。
我可不是那种容易对付的人。
“没关系,皇帝陛下和皇后陛下,以及皇室家族一直对我都很友好,不过,毫无理由的人的‘恶意’始终存在。就像‘德雷福斯’上尉遭遇的事一样。”
“咳?!“
当汉斯提到“德雷福斯”这个词时,记者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惊愕的表情。
他也不奇怪,毕竟如果是法国人,绝对不会不知道这个名字。
德雷福斯事件。
法国政府和军方仅仅因为德雷福斯上尉是“犹太人”,就给他扣上了与德国通敌的间谍罪名,甚至最终判处终身监禁,将一个无辜者的人生摧毁,成为了反犹太主义的象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起事件使得法国第三共和国陷入了巨大的混乱,是一段黑暗的历史。
“德雷福斯事件我记得已经结束了。”
“是啊,现政府在前两年对德雷福斯进行了特赦,总算画上了句号。真是虚伪的做法,不是吗?德雷福斯明明无罪,连再审都不做,居然只是特赦,简直就是闭眼装聋。”
“哈,哈哈,像汉斯先生这样的人在我们法国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