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清透,气色甚佳。
“小姐,这片商业区很多商户都迁走了,人流量也不大,多数都是原住户。”
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巷子口,青砖绿瓦,仿佛置身于民国初期的胡同巷子,心境不自觉安宁下来。
其实街道并不窄,两侧商铺整齐排列,传统的旗帜与牌匾令人目不暇接,沿着商业街走了三五分钟,瞧不远处有个花店。
五彩缤纷,顿觉眼前一亮。
“姐姐,你想要一束什么花呀?”
出来迎客的是一位六七岁左右的小姑娘,头上扎着两个丸子,微圆的小脸上两个小酒窝很明显,她声音稚嫩,怀里还抱着个小黄鸭玩偶。
她并不高,但很懂事。
沈沐颜莞尔轻笑,随手拿起旁边的白荔枝玫瑰,递给她:“要这个,二十枝,再搭配些茉莉花就好。”
“好的。”小姑娘点点头,将手里的小黄鸭玩偶放在一边。
熟稔地数着花枝。
“一、二、三……”
“小朋友,你家长呢?”沈沐颜挺吃惊,难道是这个小孩子帮她包花吗?
“妈妈还在医院照顾爸爸,要晚点儿才回来。”她很淡定地回复,仿佛这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
再细看她,身上穿着的衣服有褶皱,很普通的白色长袖,但却干净整洁。
她抱着花往里走,挺狭窄的小道,包花的小桌子边,放着一个摊开的练习册和作业本,写了几道题,铅笔放在练习册边上,刚才应该还在写作业。
西陵区的房子都是以前的老阁楼,富有历史感,面积算不上大。
“青青,来客人了吗?”
她还在包花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朝这边走来,步伐很快,有些急。
“诶,加一层白纱更漂亮,花泥削一下比较好……”
她赶紧来桌边夺过活儿,让小朋友站在旁边看着。
“这个花店开了多久了啊?”沈沐颜好奇提了一嘴。
“三年了,以前是个维修店,青青她爸手艺好,生意也不错,只可惜后面出了车祸,生活都成问题,她妈妈又不会修东西,但为了补贴家用,就开了这间花店。”
“难搞啊!生意一年比一年差,还不知道以后怎么过呢!”
叫青青的女孩没有发一言,乖巧地坐在旁边小凳子上继续写作业。
听着这位中年妇女的嘀咕和哀怨,沈沐颜愁意渐深。
又忍不住多观察了几眼店中情况,往外面的街道看,来往的行人并不多。
但沪城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常住人口高达几千万,不是没有消费力,只是这条商业街没有消费吸引力。
付了款,沈沐颜抱着花继续穿梭在街道内外。
所有的商业模式都很传统,潜藏着一股没有挖掘出来的韵味,与现代化都市的快节奏相悖,或许,这是一个挺不错的竞争点。
政府对这片区域是政策性的保护,不允许大规模现代化开发。
看着韵味十足的传统店铺,古味的装潢与和蔼慈祥的店家,沈沐颜心底隐隐有了新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