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明朝写作素材大全图片 > 第3章 宣宗朱瞻基上(第2页)

第3章 宣宗朱瞻基上(第2页)

对于那些与朱高煦交往密切、被认为是其政治盟友的官员,朝廷采取撤职、降职、调任偏远地区等措施,将他们从重要的政治岗位上移除,切断他们与朱高煦之间的政治联系。

例如,当时朝中一位侍郎与朱高煦来往频繁,经常为朱高煦在朝廷中传递消息、拉拢势力。

朱瞻基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将该侍郎撤职查办,并将其流放到边疆地区。

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削弱了朱高煦在朝廷中的政治影响力,使其难以在朝廷内部发动政治斗争,对朱瞻基的皇位构成威胁。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可以说是彻底掌控局面。

而朱高煦也没辜负朱瞻基,朱瞻基即位后,朱高煦认为其年轻可欺,加快谋反准备。

他一方面在乐安州封地内,以各种借口招募士兵,扩充私人武装。

另一方面,秘密打造兵器,储备粮草,为起兵做物质准备。此外,朱高煦还派遣亲信到京城及周边地区,与对朱瞻基统治不满的势力进行联络,试图结成反朱联盟,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在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认为准备已就绪,在乐安州正式起兵叛乱。

他完全效仿他的父亲,发布檄文,指责朱瞻基违背祖制、亲近小人等诸多罪行,宣称自己起兵是为了清君侧,恢复祖宗基业,企图为叛乱披上合法的外衣。。。

随后,朱高煦率领叛军进攻周边郡县,但由于其行动突然,且周边郡县防守薄弱,叛军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占领了附近的几个城镇,势力有所壮大。

而朱瞻基这边本就对朱高煦有警惕,很快便得知消息,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一众大臣不出所料,开始和稀泥,有的主张派遣将领率军前往平叛,有的则建议采取怀柔政策,对朱高煦进行招安。

最终,朱瞻基直接定下,决定御驾亲征。

理由便是他认为朱高煦谋反已久,且野心勃勃,不会轻易接受招安。

而自己御驾亲征,不仅能够鼓舞士气,稳定军心,还能向天下昭示朝廷平定叛乱的决心和信心。

于是,在早有准备前提下,朱瞻基迅速调集大军,亲自率领出征。

而当朱高煦得知朱瞻基率领的大军抵达乐安州附近时,朱高煦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原本以为朱瞻基毕竟是个年轻人,定然会像当初的建文一般懦弱,不敢亲自率军前来平叛,因此对朝廷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面对朱瞻基率领的强大军队,朱高煦的叛军士气低落,人心惶惶。

许多叛军将领看到形势不妙,纷纷暗中与朝廷军队联系,准备投降。

朱高煦得知这些情况后,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煦的亲信们纷纷劝说他投降,以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朱高煦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最终决定向朱瞻基投降。

他率领部分叛军将领出城,向朱瞻基请罪。

朱瞻基接受了朱高煦的投降,并下令将其囚禁起来,等待进一步的处置。

随后,朱瞻基率领大军进入乐安州城,对叛军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顿。

至此,朱高煦的叛乱便以这种玩笑一般的方式被彻底平定。

——————

战后处置:

对于他的二叔:朱瞻基只是将他及妻儿囚禁于京城西安门内,没收其财产,同时将参与叛乱的军队解散或收编。

。。。

对他的三叔:朱高燧并未参与,但在汉王起兵时曾邀约他一天同举事,虽朱高燧拒绝响应,选择按兵不动。

但事后看到汉王的结局,为了避免因此事被清算,不得不向朱瞻基表明忠心,主动交出常山中护卫及群牧所,大大削减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