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明朝那些事儿的作家 > 第七章 宣宗时期对外南方(第1页)

第七章 宣宗时期对外南方(第1页)

宣宗时期南方外部主要是安南这个地方,即古交趾。

建文二年,安南权臣胡季犁篡位,建立胡朝。

永乐四年,朱棣以恢复陈氏王朝为由,朱棣命朱能为征夷将军,沐晟、张辅为副将,率八十万大军南征安南。

朱能途中病逝后,张辅接手指挥军队,最终成功打败胡朝,为后续明朝对安南的直接统治奠定基础。

军迅速击败胡朝军队,占领安南。

1407年,明朝在安南设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

期间推行一系列措施,如开设学校、推行科举、传播儒家文化等。

明朝打败安南胡朝后,鉴于陈氏子孙已被屠戮殆尽,便在当地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制度,将其纳入明朝版图。

该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一十八县,还有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形成三司制衡,与内地省份管理模式一致。

明朝在此积极推动文化传播与经济建设,设立学校、推行科举,传播儒家文化;兴修水利,鼓励垦荒,促进农业发展。

但由于明朝官员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赋税徭役沉重,加上一些官员贪污腐败,引起安南民众不满。

最终于永乐十六年,黎利在蓝山发动起义,历史上称其为蓝山起义。

初期这个势力力量薄弱,常遭明军围剿,但明军总是得不偿失。

明军虽整体实力强于对方,但安南地区多山地丛林,如长山山脉纵贯越南全境。

山地地势险峻,道路崎岖,丛林茂密,一方面限制了明军大部队和骑兵的机动性,使其难以展开大规模冲锋和快速行军。

另一方面,当地起义军熟悉地形,利用山地丛林设伏、突袭,明军易遭埋伏且难以及时发现敌人。

而水路则是较大的河流,红河、湄公河等。

河流不仅分割了陆地,增加了行军难度,而且在雨季河水上涨,形成天然障碍。

此外,明军在渡河时易受敌军攻击,且架设桥梁、运输物资也面临诸多困难。

至于沿海平原与三角洲这一处虽地势平坦,但其中水网密布,土地松软,道路泥泞,明军行军时不仅速度缓慢,而且重型装备和物资运输也极为困难。

同时,起义军可利用水网进行游击作战,切断明军补给线。

直至宣德元年,宣宗朱瞻基派成山侯王通为征夷将军,前往安南。

王通率部抵达安南后,积极组织军事行动。

他在应平、宁桥等地与安南起义军交战,凭借明军的兵力优势和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取得了一些胜利,暂时稳定了明朝在安南部分地区的统治秩序。

然而,王通在取得初步胜利后,产生轻敌思想。

宣德元年十一月,他贸然率军进攻位于宁桥的起义军营地。

此地周围地形复杂,多河流、沼泽,起义军提前在此设下埋伏。

明军进入伏击圈后,遭到起义军的突然袭击,一时间阵脚大乱。

由于地形限制,明军难以组织有效的抵抗和撤退,最终遭遇惨败,损失惨重,许多将士阵亡或被俘。

这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明军在安南的军事力量和士气,也使明朝在安南的局势急转直下,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宁桥之败后,王通意识到明军在安南的处境艰难,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局势。

而这一消息传回朝廷后,一众大臣对于是否继续维持在安南的统治也存在诸多争议,主张议和的声音逐渐增大。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朝廷决定让王通与黎利领导的起义军进行和谈。

宣德二年(1427年),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最终达成和议。

明朝承认安南的相对独立地位,从安南撤兵。自此,结束自永乐五年起明朝对安南长达二十年的直接统治。

安南方,黎利承诺安南此后将向明朝称臣纳贡,维持藩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

这种关系下,安南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政治自主,同时通过定期朝贡,与明朝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喜欢明朝写作素材大全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明朝写作素材大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