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四天。
杨幼云和弟弟妹妹们早早起床,为今天的出行计划做准备。
他们顺利地坐上了最早的一趟专线公交。
这辆公交车的车身整体造型保留了民国电车的经典轮廓,线条简洁流畅又不失优雅。
车身长度适中,呈长方形,高度比现代常见的公交车略矮一些,给人一种沉稳而敦实的感觉。
它的车头部分微微突出,呈圆润的流线型,仿佛一艘在岁月长河中航行的船只,即将带领乘客驶向充满故事的年代。
公交车的颜色搭配极具民国特色,主色调为复古的深绿色。
这种绿色并非鲜艳夺目,而是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沉稳与内敛。
就像民国时期那些历经风雨的古老建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在车身的边缘和线条转折处,用金色的线条进行勾勒,金色线条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芒,为整个车身增添了一份精致。
直到坐上车,杨幼云还是感到无比新奇。
这种风格的公交车其实很早就出现了,但杨幼云只在路上见过,还从未真正乘坐过。
她细细打量着车内的一切,木质的座椅、复古的车窗,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浓浓的怀旧气息。
*
与此同时,各朝的人们正通过神奇的天幕关注着杨幼云的一举一动。
看到柚子姑娘这么新奇的样子,他们也不禁对这种风格的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没等众人去细想,就都看到了天幕上的弹幕。
【北宋·李清照】:是后世民国时期电车的风格。
经此提醒,许多人才恍然大悟,忙不迭地在平板天幕中寻找相关信息。
北宋
李清照对张爱玲的作品既有欣赏和共鸣之处,也有一些不适应和不理解的地方。
她对张爱玲作品中一些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与传统文化相悖的观念和表现手法感到困惑和不理解。
例如张爱玲的一些语言相对直白、犀利,有时甚至有些刻薄,
如“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初次了解时,李清照会对这样过于直白的语言风格不太适应。
但她更多的是欣赏张爱玲作品中那种对情感的细腻捕捉和真挚表达,
赞赏张爱玲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她在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意识。
李清照在多次研读张爱玲的作品后,也反复观看由她的作品改编的一些电视剧作品。
那些生动的画面,让她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张爱玲的创作世界。
所以才能第一时间认出这辆公交车的风格。
*
“姐,你快看这个鱼!长得真别致,看起来不是很聪明。”
杨淮星站在巨大的玻璃展缸前,眼睛瞪得圆圆的,手指着里面缓缓游动的海象鱼,脸上满是新奇与戏谑的神情。
“你礼貌吗杨淮星。旁边有人家的介绍信息。。。。。。”
杨幼云无奈地摇了摇头,侧身看向旁边官方介绍牌上“海象鱼”的证件照。
照片里的海象鱼身姿矫健,鳞片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眼神中透着一种神秘的深邃。
还有一股子凶狠的意味。
可再看看现实中眼前这正慢悠悠游动的海象鱼,那略显臃肿的身形,还有那呆呆的模样,
莫名让她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照骗”感。
杨幼云嘴角微微抽搐,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