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自已这华夏诗词,能对这几位学识渊博的人产生了这么大的震撼和触动。
当文化背景差不多的时候,精神内涵更容易引起共鸣。
那名叫沐修的女子,看向赵辰,也是眸中闪动,似有水光粼粼。
双唇若樱,轻启说道:“秋天氛围肃杀,这鹤孤单却独特,不屈顽强的冲破秋的萧瑟,让人精神振奋。
赵兄借鹤喻人,实在让小女子敬佩。”
王贤达不停看着赵辰,心中满是欣赏:“文人以诗言志,赵辰,你有如此志气和奋发精神,未来必定能有所成就。”
张夫子看着自已这位从低谷走出弟子,心中大为宽怀,开怀大笑。
王贤达定了定,肯定说道:“如此才子,可不能埋没。
赵辰,虽然你没有文种,但凭今日气魄文采,我豁出这张老脸,也要为你举荐。”
李县令听到王贤达话语,也是连忙说道:“赵辰如此才学,下官作为本地县令,自然不能让明珠蒙尘,一定尽心尽力。”
赵辰听到众人吹捧,有些不好意思,挠头道:“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
你不必忧虑,老夫为官数十载,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王贤达只当少年心中顾虑,不在乎说道。
“可是,我好像觉醒了文种。”
“嗨,没有文种未必不能。。。”
“。。。”
“。。。”
“。。。”
在场众人皆是被震惊沉默,像是听错一般。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王贤达双目圆睁,惊诧道。
张夫子李县令等人也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赵辰沉声而道:“学生是觉醒了文种。”
刚才听到王贤达举荐,赵辰心下一动。
如今自已势单力薄,看李县令对王贤达的谄媚模样,应该是个位高权重的,或者曾经是!
只要更多的体现自已的价值,就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鱼得水,应对未知的威胁和挑战。
毕竟,一个受王贤达喜欢的年轻人,虽然难得,但要是和一个受王贤达喜欢的文种在地位和重要性上比起来,只能说远远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