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信那行商说的,唐父是被唐鸭兄妹俩气死的鬼话。
他们若真那么不孝,唐父不会从那么老远的地方把他们带回来。
听那行商的话音,这唐鸭与他那妹妹,在唐家应该过得很不好。
只是,单从唐鸭的外表看,除了不准他领客人的赏钱,也看不出明显虐打过的痕迹。
既然过得不好,他又有这一手片鸭的绝活儿,为什么不带着妹妹离开唐家,另谋生计呢?
被人议论的小师傅,这时刚回到后厨。
在旁边一间只容两三人转身的狭小房间里,换下身上干净的月白色短褂,仔仔细细地挂起来。
他揉揉酸胀的太阳穴,长叹一口气。
刚刚大堂的八卦他也听到了。
虽然明知道那传言绝大多数都是假的,但,他想到病弱卧床的小妹,一个字都不敢分辩。
唐家掐中了他的死穴,将他牢牢地钉死在这知味楼里。
不敢有丝毫反抗。
以前,他们住在离通州很远的一个边塞小镇上。
那时,他名字不叫唐鸭,叫唐鹤。
名字是父亲亲自取的。
时人以鹤为吉祥的象征,寓意长寿和安康,还含有鹤立鸡群,隐含出人头地之意。
父亲对他给予了深厚的期望。
父亲每年都会陪他们一两个月,其余时间都在外面奔波。
偶尔小住,也是来去匆匆。
邻居们都知道父亲是做生意的。
纷纷说,有本事的生意人都这样,走南闯北的,见多识广。
他听了很自豪,以有这样的父亲为荣。
父亲每次来,都会给他和妹妹带很多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有许多都是小镇上没有的,引得他的小伙伴们都很羡慕。
那时,他的生活中只有美好、快乐。
镇子旁边有一座很高的山,山下有一条河。
他每天不仅能与镇里的小伙伴儿爬树掏鸟蛋,下河摸鱼,还能上山满山遍野的疯跑,间或摘野果子给妹妹吃。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将他送进了刘夫子的私塾念书。
他记性好,人又机灵,学什么都快。
要说他人生中唯一的缺憾,就是妹妹是早产儿,生来病弱。
镇上的老大夫说她先天心气不足。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病,只知道妹妹从不与他一起跑跳。
从他记事起,妹妹总是三天两头生病。
不是受凉风寒了,就是饮食又不能克化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那样,少有好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