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他有哥哥后,一手姐姐,一手哥哥,陪他玩,陪他吃饭,陪他读书……
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
所以,小家伙一点儿也顾不得被揪红的耳朵,只管咧着一张小嘴傻乐,跟个小傻子似的。
那模样,简直没眼看。
不知怎么的,他其实并不太担心哥哥回来后他的处境。
义父和姐姐对他的真心,他又不是感受不到。
他只是想再确认一遍,顺便皮一下而已……
时间就在林如海给文杰和小宇轩的授课中悄然而过。
这几日,几人的相处也愈加默契。
林如海日日能得儿子问安,整个人每日跟打了鸡血似的,授课时也有使不完的精力,不知疲惫。
而且,船上岁月长,除了给两小儿讲课,他也没有其它事可做。
只是,两个小人儿,上课时回答问题,一个比一个积极,不知是有了竟争,还是什么。
故而他讲课的进度,一日快似一日。
林如海发现,无论前一日他讲多少内容,第二日复查,两个小家伙都能将前一日的功课背得滚瓜烂熟。
这是原先单独教授小宇轩时想也不敢想的。
林如海暗暗诧异,难道这两个小家伙都有过目不忘之能?
小宇轩还太小,林如海还没有开始教他写字。
只管让他背《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
这一日,林如海刚讲到《幼学琼林》兄弟篇。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须贻同气之光,无伤手足之雅。玉昆金友,羡兄弟之俱贤;伯埙仲篪,谓声气之相应……”
门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正在打坐练功的黛玉和权景瑶,与正摇头晃脑跟读的小宇轩齐齐抬头,向门口望去。
林如海讲课,手里并没有拿书。
那些书,早已被他印入了脑中,烂到了肚里。
这时背着手走到门边,随手拉开舱门。
门外站着四海商行的钱掌柜。
又是一番见礼后,钱掌柜开门见山,“郑老先生,我们船已过了沧州,明日就要到通州了,老先生一家是要下船,还是继续走,须要早做决断……”
林如海回身看了黛玉一眼,见她微微点头,便果断对钱掌柜道:“多谢钱掌柜告知,老朽此行主要是为探亲,明日到通州下船便是。”
钱掌柜得到了确切的答复,含笑道:“老先生客气了,能为老先生效劳,是钱某的荣幸。”
他本来以为他们会直接到幽州。
毕竟,幽州是整个皇朝的京城,是政治皇权的中心,也是文人聚集地。
要游学,还有哪里能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