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小姜主动找到日方的经理,谈了他的想法。不料,日本上司说这是既定政策,而且也正是本公司的文化特色,从而拒绝了他的建议。
几天后,令公司领导吃惊的是,小姜辞职而去,听说是给公司的竞争对手挖走了。而小姜辞职的理由也很简单:自己的贡献没有被给予充分的重视,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正是由于缺乏有效、正规的考核,这家公司无法对小姜做出肯定与赞美,并且给予相应的奖励,才使公司失去了一名优秀的员工。
33.乌兹纳泽定律:没有需要,就根本谈不上积极性
内容:没有需要,就根本谈不上积极性。
提出者: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M·乌兹纳泽
凡人都有欲求,企业员工也不例外。只有洞察下属的所有欲求,才能懂得如何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是企业领导赢得下属尊重、激发下属活力的方法。
许多领导都明白,根据下属的欲求可以调动他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一名企业领导能够最大限度地把下属的欲求转变为其工作欲望,那么这个企业领导就是一位用人大师。因此只有当你洞察了下属的欲求之后,才能真正地了解你的下属,才能达到善用人力的效果。作为企业领导,不可草率为之。
例如,同样的薪酬系统,在不同的企业文化中配合不同的语言艺术、环境艺术、差异化艺术等使薪酬支付的艺术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你的员工唱出和谐的团队之歌。
员工对愿意接受的薪酬方案、激励体系和公平感都是非常主观的,薪酬与感知及价值观联系紧密,很多的冲突也由此产生。正是在协调、平衡这种冲突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种薪酬支付方案,正如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薪酬支付永远也没有标准答案,是不是最好要看是否适合企业而定。
领导通过对员工欲求的洞察,适时满足员工需求,使彼此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从而使二者紧密相连,团结一致,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案例说明:
“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女人。”日本麦当劳汉堡店总裁藤田就懂得如何帮助员工塑造“伟大”的女人,从而使自己的员工成为成功的男人。每一位员工的太太过生日时,一定会收到总裁藤田让礼仪小姐从花店送来的鲜花。事实上,这束鲜花的价钱并不昂贵,然而太太们心里却很高兴,“连我先生都忘了我的生日,想不到董事长却惦记着送鲜花给我。”总裁藤田经常都会收到类似的感谢函及电话。
日本的麦当劳除了6月底和年底发放奖金外,每年4月,再加发一次奖金。这个月的奖金并不交给员工,而是发给员工们的太太。先生们不能经手。员工们把这奖金戏称为“太座奖金”。
除此之外,日本麦当劳汉堡店每年都在大饭店举行一次联欢会,所有已婚从业人员必须带着“另一半”出席。席间,除了表彰优秀的员工外,总裁藤田还郑重其事地对太太们说:
“各位太太们,你们的先生为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我已经做了各方面的奖励。但有一件事我还要各位太太们帮忙,那就是好好照顾先生的健康。”
“我希望把你们的先生培养成为一流的人才,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从而发展你们家庭的和睦,可是我无法更多地、更细致地兼顾他们的健康,因此我把照顾先生们身体健康的重任交给了你们。”
听了这番话,哪一位太太内心不存感激呢?而这种感激对一个家庭又意味着什么呢?显然,儒家文化中的“家”的概念,在薪酬支付中发挥了激励员工、凝聚员工的作用。
34.贝尔效应: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
内容: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
提出者: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
在社会上生活的人,谁都要满足自我的需要,都希望别人能承认、尊重、赏识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为了达到说话办事的目的,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想方设法,在他人面前表现或推销自我,以使对方从心理上接受自己,为寻求自身发展开通道路。永远对自己保持信心,就是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保持信心,包括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之点,就是当看到别的同事获得晋升而自己尚未如愿时,也不要对该同事产生忌妒心理,而是仍然满怀信心地投入工作,为前途作准备。
保持信心的另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无论你在从事一种什么样的工作,你都要坚定地认为,自己能把它完成,而且会干得相当出色。只有抱有这种信心的人,才会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主动进攻精神和各方面才能,进而把工作圆满完成。相反,如果在接受了一项工作之后,还没开始做就先打起了退堂鼓,心里七上八下,感觉自己不行,那么注定你不会干好此项工作。
职场上的成功人士总是一开始就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深信自己必能成功。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能力有限,你永远可以比现在更好,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不断进取,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你就能真正拥有自信,取得非凡的成就。
案例说明:
美国学者查尔斯12岁时,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星期天下午,在纸上胡乱画,画了一幅菲力猫,它是大家所喜欢的喜剧连环画上的角色。他把书拿给了父亲。当时这样做有点鲁莽,因为每到星期天下午,父亲就拿着一大堆阅读材料和一袋无花果独自躲到他们家所谓的客厅里,关上门去忙他的事。他不喜欢有人打扰。
但这个星期天下午,他却把报纸放到一边,仔细地看着这幅画。“棒极了,查克,这画是你徒手画的吗?”“是的。”父亲认真打量着画,点着头表示赞赏,查尔斯在一边激动得全身发抖。父亲几乎从没说过表扬的话,很少鼓励他们五兄妹。他把画还给查尔斯,说:“在绘画上你很有天赋,坚持下去!”从那天起,查尔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把练习本都画满了,对老师所教的东西毫不在乎。
父亲离家后,查尔斯只有自己想办法过日子,并时常给他寄去二些认为吸引他的素描画并眼巴巴地等着他的回信。父亲很少写信,但当他回信时,其中的任何表扬都让查尔斯兴奋几个星期,他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那段最困难时期,父亲去世了,除了福利金,查尔斯没有别的经济收入,他17岁时只好离开学校。受到父亲生前话语的鼓励,他画了三幅画,画的都是多伦多枫乐曲棍球队里声名大噪的“少年队员”,其中有琼·普里穆、哈尔维、“二流球手”杰克逊和查克·康纳彻,并且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把画交给了当时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的体育编辑迈克·洛登,第二天迈克·洛登便雇用了查尔斯。在以后的四年里,查尔斯每天都给《环球邮政报》体育版画一幅画。那是查尔斯的第一份工作。
查尔斯到了55岁时还没写过小说,也没打算过这样做。在向一个国际财团申请电缆电视网执照时,他才有了这样的想法。当时,一个在管理部门的朋友打电话来,说他的申请可能被拒绝,查尔斯突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后怎么办?”查阅了一些卷宗后,查尔斯偶尔’用十几句潦草的字体,写下了一部电影的基本情节。他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思索着是否该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最后他拿起话筒,给他的朋友、小说家阿瑟?黑利挂了个电话。
“阿瑟,”查尔斯说,“我有一个自认为不寻常的想法,我准备把它写成电影。我怎样才能把它交到某个经纪人或制片商,或是任何能使它拍成电影的人手里?”“查尔斯,这条路成功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即使你找到某人采用你的想法并把它变为现实,我猜想你的这个故事梗概所得的报酬也不会很大。你确信那真是个不同寻常的想法吗?”“是的。”“那么,如果你确信,哦,提醒你,你一定要确信,为它押上一年时间的赌注。把它写成小说,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会从小说中得到收入,如果很成功,你就能把它卖给制片商,得到更多的钱,这是故事梗概远远不能做到的。”查尔斯放下话筒,开始问自己:“我有写小说的天赋和耐心吗?”他沉思后,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他开始自己进行调查、安排情节、描写人物……为它赌上了一年还要多的时间。
一年零三个月后,小说完成了,在加拿大的麦克莱兰和斯图尔特公司,在美国的西蒙公司、舒斯特和艾玛袖珍图书公司,在大不列颠、意大利、荷兰、日本和阿根廷这部小说均得到出版。结果,它被拍成电影——《绑架总统》,由威廉·沙特纳、哈尔·霍尔布鲁克、阿瓦·加德纳和凡·约翰逊主演。此后,查尔斯又写了五部小说。
35.蓝柏格定理:有压力才有动力,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
内容:要“为员工制造必要的危机感”,没有压力便没有动力,压力只有在能承受它的人那里才会化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