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卓越管理法 > 第二章 以诚相待把员工当做伙伴(第1页)

第二章 以诚相待把员工当做伙伴(第1页)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道德体现,更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管理者应把尊重员工作为信奉的价值观,把员工看作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只有在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将企业的发展推向高峰。

15。南风法则:用爱俘获员工心灵

定律概述

“南风”法则也叫做“温暖法则”,它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一天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该定律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时刻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管理者给予的温暖。这样,下属出于感激就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使用南风法则上,日本企业的做法最引人关注。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很注重人情味和感情的投入,给予员工家庭般的情感抚慰。在《日本工业的秘密》一书中,作者总结日本企业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时指出,日本的企业仿佛就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娱乐场所,这也正是日本企业所追求的境界。日本著名企业家岛川三部曾自豪地说:“我经营管理的最大本领就是把工作家庭化和娱乐化。”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也说:“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

日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但日本企业家深谙刚柔相济的道理。他们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又最大限度地尊重员工、善待员工、关心体贴员工的生活。如记住员工的生日,关心他们的婚丧嫁娶,促进他们的成长和人格完善。这种抚慰不仅针对员工本人,有时还惠及员工的家属,使家属也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此外,日本大企业普遍实行内部福利制,让员工享受尽可能多的福利和服务,使其感受到企业所给予的温情和照顾。在日本员工看来,企业不仅是靠劳动领取工资的场所,还是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温暖大家庭。企业和员工结成的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还是情感共同体。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日本公司的员工都保持了对公司的高度忠诚。

在诸多的日本公司中,松下公司的做法极富典型性。

与其他日本公司一样,松下尊重职工,处处考虑职工利益,还给予职工工作的快乐和精神上的安定感,与职工同甘共苦。1930年初,世界经济不景气,日本经济大混乱,绝大多数厂家都裁员,降低工资,减产自保,百姓失业严重,生活毫无保障。松下公司也受到了极大伤害,销售额锐减,商品积压如山,资金周转不灵。这时,有的管理人员提出要裁员,缩小业务规模。但因病在家休养的松下幸之助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决定采取与其他厂家完全不同的做法:工人一个不减,生产实行半日制,工资按全天支付。与此同时,他要求全体员工利用闲暇时间去推销库存商品。松下公司的这一做法获得了全体员工的一致拥护,大家千方百计地推销商品,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把积压商品推销一空,使松下公司顺利渡过了难关。在松下的经营史上,曾有几次危机,但松下幸之助在困难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忘民众的经营思想,使公司的凝聚力和抵御困难的能力大大增强,每次危机都在全体员工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安全度过,松下幸之助也赢得了员工们的一致称颂。

松下以员工为企业之本的做法在获得了员工们大力欢迎的同时,也为松下公司培养起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团队。二战结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松下公司都十分困难。而在这种情况下,占领军出台了要惩罚为战争出过力的财阀的政令,松下幸之助也被列入了受打击的财阀名单。眼看松下就要垮台,这时,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松下电器公司的工会以及代理店联合组织起来,掀起了解除松下财阀指定的请愿活动,参加人数多达几万。在当时的日本,许多被指定为财阀的企业基本上都是被工会接管和占领了,工会起来维护企业的事还是头一遭。面对游行队伍,占领军当局不得不重新考虑对松下的处理。到第二年五月,占领当局解除了对松下财阀的指定,从而使松下摆脱了一场厄运。正是因为松下幸之助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企业经营理念,才保证了自己的绝处逢生。

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的心,员工才会为企业的发展死心塌地地做贡献。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少些铜臭味,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有了这些,企业在竞争中就能无往而不胜。

智慧悟语

用爱感动员工的柔性管理有时比高压式管理更有效,管理者要在经营过程中运用“南风法则”,用真诚温暖员工。

16。同仁法则:与员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定律概述

美国一家家庭用品公司把销售人员称作“同仁”。公司管理层90%以上都是由公司基层人员选拔上来的,在公司400名部门负责人中,只有17人是从外面招聘的。公司股票购置计划也力图使全体员工都成为真正的“同仁”:所有员工都可以在任何时候以低于公司股票价格15%的幅度购买。以此表现出的是,公司人才流失比零售业的平均水平低2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企业与员工有了共同的目标与使命感,才会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无往不胜。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如果管理者不能把员工看作是自己事业的合伙人,处处吝啬、苛刻,就很容易站到员工的对立面去。聪明的管理者应该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合伙人对待,因为员工不仅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企业发展的推动者。

星巴克咖啡的历史很短,1971年星巴克创业,那时候只卖咖啡豆,而不是现在大家熟悉的咖啡店,咖啡店是1986年才开始的。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星巴克却有着快速的发展,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的全球著名品牌排行榜上,麦当劳排名第9,星巴克排名第88。2003年2月,《财富》杂志评选全美最受赞赏的公司,星巴克名列第9。

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

星巴克现在已经发展成拥有5000多家门店的大型企业,目前在大中华包括台湾、港澳地区一共有460多家,平均每天在全世界开六家店,成为全球最大的咖啡零售商、咖啡加工厂。

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相互信任,成功的关键是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而在这种价值观里,员工第一,顾客第二,把员工当合作伙伴,是最重要的一点。

舒尔茨的管理理念与他的出身有关,他的父亲是货车司机,家境贫寒,所以他理解和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据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抱负——如果有一天他能说了算,他将不会遗弃任何人。舒尔茨的这种平民主义思想直接影响了星巴克的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这种股权结构和企业文化又直接导致了星巴克在商业上的成功。他坚信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将会带来一流的顾客服务水平,自然会有良好的财务业绩。

关于员工与顾客到底谁排第一,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各有各的道理。从顾客满意理论的角度来看,员工也是顾客,只不过是内部顾客而已,所以强调顾客第一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但有一个基本的逻辑是:满意的顾客是由员工创造出来的。你对员工好,员工才会对顾客好,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这就是星巴克的价值观,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一个普遍规律。

任何一项理念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并体现在相应的制度设计和措施中。星巴克的管理理念恰是体现在以人力资源驱动品牌资产的战略中,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良性互动,最终成为商场上的大赢家。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管理者把员工切实看作合作伙伴,处处以员工的利益为重,员工也会以主人翁的精神和态度为公司尽心尽力。

智慧悟语

现代管理强调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管理者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员工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

17。互惠关系定律:爱员工等于爱自己

定律概述

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行为孕育行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关系定律。互惠关系定律运用到管理学中,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上。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上司鞠躬尽瘁。只有当你真诚地认可、帮助员工的时候,员工才能真正地认可、帮助你!

一个被老板热爱的员工,会被老板的真诚所感动,进而以实际行动去爱企业。

“互惠关系定律”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实践使他们懂得,没有什么比关心员工、热爱员工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了。一个管理者只有懂得关爱自己的员工,他的企业才会真正走向成功。

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国外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企业才会被员工所爱”的道理,因而采取软管理办法,的确也创造出了若干工人与老板“家庭式团结”的神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