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顾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打电话给他,要他调换或者劈开这些不合尺寸的薪柴。
“我不能这样做!”樵夫说道,“这样花费的工价就会比全部柴价还要高。”说完,他就把电话挂了。
这个主顾只好亲自来做劈柴的工作。他卷起袖子,开始劳动。大概在这项工作进行了一半时,他注意到有一根特别的木头,这根木头有一个很大的节疤,节疤明显是被人凿开又堵塞住了。这是什么人干的呢?他掂量了一下这根木头,觉得它很轻,仿佛是空的。他就用斧头把它劈开,一个发黑的白铁卷掉了出来。他蹲下去,拾起这个白铁卷,把它打开,吃惊地发现里面包有一些很旧的50美元和100美元两种面额的钞票。他数了数,恰好有2250美元。很显然,这些钞票藏在这个树节里已经有很多年了。这个人惟一的想法是使这些钱回到它真正的主人那里。
他抓起电话话筒,又打电话给那个樵夫,问他从哪里砍了这些木头。这位樵夫的消极心态维护着他的排斥力量。
“那是我自己的事。”这个樵夫说,“如果你泄漏了你的秘密,别人会欺骗你的。”对方虽然做了多次努力,还是无法获悉这些木头从哪里砍来的,也不知道是谁把钱藏在树内。
这个故事说明,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能发现钱,具有消极心态的人却不能。可见,好运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存在的。然而,以消极心态对待生活的人会让好运失之交臂,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才能抓住机会,获得利益。
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失败而平庸的人占多数,其主要原因就是心态有问题。一碰到困难,他们总是挑选最容易的办法,甚至从原来的地方倒退,总是说:“我不行了,我还是退却吧。”结果使自己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却正好相反,他们一遇到困难,总是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心态。他们总是以“我要!”“我能!”“我一定行!”等积极的念头来不断鼓励自己。于是他们便能尽一切可能,不断前进,直至走向成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在通过几千次的失败后才最终成功地发明了电灯的。
成功的人大都以积极心态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以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的人则总是被过去的种种失败和疑虑引导支配,他们空虚委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因而最终走向了失败。以积极心态支配自己人生的人,总是能积极乐观地正确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以消极心态支配自己人生的人,总不愿也不敢积极地解决人生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矛盾和困难。
我们经常听人说,他们现在的境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这些人常说他们的想法无法改变。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他们的境况根本不是周围环境造成的。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维克托·弗兰克尔是二战时纳粹德国某集中营的一位幸存者。他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马尔比·D·马布科克也曾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大的一个错误,是我们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魅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
总而言之,成功的要素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成功是积极心态的结果。我们究竟能飞多高,并非完全由我们的某些其他的因素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态所制约的。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比如:
(1)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2)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3)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开始时的心态,就决定了我们最后将有多大的成功,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4)在任何重要组织中,我们的地位越高,我们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态。
当然,有了积极心态并不能保证事事成功,但一直持消极心态的人则一定不会成功。
让我们不断地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吧。播出积极的种子,必定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9.让宽容成为一种习惯
世界上很少有人天生就有好脾气,但也没有哪个人天生脾气就十分糟糕,即使经过一定的教养也不能加以改善,使之变得令人愉悦的好脾气。
马修·亨利说:“我曾经听说,有一对大虾的脾气都很急躁,但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却相安无事,过得舒适而安逸,因为他们制定了一条共同遵守的原则——一个人发怒时另一个就保持冷静和宽容。”
苏格拉底一旦发现自己将要发火时,他就会降低声音来控制怒气。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那么一定要紧闭嘴巴,以免变得更加愤怒。许多人甚至会因为过分愤怒而亡,突然的暴怒往往会引发一些突发的疾病。
习惯性的宽容所带来的平静是多么美妙呀!它能使我们免除多少激烈的自我谴责啊!一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挑衅,能够做到一言不发,表现出一种未受干扰的平静心态,当他这样做时,他必定不会感到后悔,而是认为自己做得完全正确,所以他的心灵会非常安宁。
相反,如果他当时发怒了,或者仅仅因为当时的愤怒,或者因为自己不小心说错了话,或者表现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而使他显得有失风度,随后他必定会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紧张和易怒是一个人个性中的最重大的缺陷之一,它往往是激化矛盾的催化剂,它往往会破坏一个人行为处世的原则,使他的个人生活变得一团糟。
阿特姆·沃德说:“乔治·华盛顿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优秀的人了。他头脑清楚、为人热心、处事冷静。他从来不会突然爆发激烈的感情或者陷入深深的感伤!大多数公众人物的主要缺陷就是感情的爆发或者情绪波动。他们行事匆忙而草率。在压力大的时候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他们急不可待地跳上路过的第一匹马,一点都没有注意到正有一只蜜蜂叮在它身上,这匹马四处乱踢、心烦气躁。当然,这个人肯定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当他看到大家蜂拥而至,对他赞不绝口时,他马上开始变得心浮气躁、盛气凌人,而不是心平气和、实事求是。他们不懂得,现在大家把他捧到天上,一旦他们认为自己受骗上当,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狠狠地摔在地上,从此他就可能一蹶不振。华盛顿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亚伯拉罕·林肯刚成年的时候,是一个性急易怒、一触即发的人。但后来,他学会了宽容,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具有说服力又有耐心的人。他曾经对陆军上校福尼说:“我从黑鹰战役开始养成了控制脾气的好习惯,并且一直保持下来,这给了我很大的益处。”
出口不逊的言辞从未给任何一个人带来过一丁点儿好处,那只是虚弱的标志。没有人会因为它而变得更富有、更愉悦或更聪明。它从不会使人受到他人的欢迎;它令教养良好的人反感,使善良的人感到厌恶。
著名作家莎士比亚曾经描写了无数失控的情绪造成的精神毁灭的例子。他笔下的约翰王,因其对权力的欲望逐渐泯灭了高尚的品质,结果沉沦到几近失控的地步,像一头野兽。李尔王则是失控的情绪的牺牲品。在麦克白先生那里,野心超越了荣誉,甚至促使他走上谋杀犯罪的道路,而谋杀后的恐惧、懊悔与自责又立即带来了可怕的报应。而奥赛罗是被自己嫉妒的怒火慢慢毁灭的,许多其他人物的遭遇更说明了这样的教训:那些不能宽容的人一定会遭到他们朋友的冷落。
许多名人写下了无数文字来劝戒人们要学会宽容。詹姆士·博尔顿说:“少许草率的词语就会点燃一个人、一家邻居或一个民族的怒火,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常常发生。许多的诉讼和战争都是因为言语不和而引起的。”乔治·艾略特则说:“如果人们能忍着那些他们认为无用的话不说,那么他们牛数的麻烦都可以避免。”
赫胥黎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希望看到这样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接受过很好的训练,有着非凡的意志力,应意志力的要求,他的身体乐意尽其所能去做任何事情。他应头脑冷静,逻辑清晰,他身体所有的力量就如同机车一样,根据其精神的命令准备随时接受任何工作。”
世界上没有人天生有那种不需要任何注意和控制的好脾气,但也没有哪个人天生脾气就十分糟糕;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那么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以免变得更加愤怒。
10.将自己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中
汉德·泰莱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区医院里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请过去主持临终前的忏悔。他到医院后听到了这样一段话:“仁慈的上帝!我喜欢唱歌,音乐是我的生命,我的愿望是唱遍美国。作为一名黑人,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现在我只想说,感谢您,您让我愉快地度过了一生,并让我用歌声养活了我的6个孩子。现在我的生命就要结束了,但死而无憾。仁慈的神父,现在我只想请您转告我的孩子,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他们的父亲是会为他们骄傲的。”
一个流浪歌手,临终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泰莱神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当,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处,把头上的帽子放在地上,开始唱歌。40年来,他如痴如醉,用他苍凉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听众,从而换取那份他应得的报酬。
黑人的话让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过的一次临终忏悔。那是位富翁,住在里士本区,他的忏悔竟然和这位黑人流浪汉差不多。他对神父说:“我喜欢赛车,我从小研究它们、改进它们、经营它们,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它们。这种爱好与工作难分、闲暇与兴趣结合的生活,让我非常满意,并且从中还赚了大笔的钱,我没有什么要忏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