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养坚强的意志。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什么的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因此,反过来也可以说,没有坚强的意志就没有自制能力。坚强的意志是自制能力的支柱。意志薄弱的人,就好像失灵的闸门,对自己的言行不可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
(3)用毅力控制爱好。
一个人下棋入了迷,打牌、看电视入了迷,都可能影响工作和学习。毅力,可以帮助你控制自己,果断地决定取舍。毅力,是自制能力果断性和坚持性的表现。列宁是一个自制能力极强的人,他在自学大学课程时,为自己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每天早饭后自学各门功课;午饭后学习马克恩主义理论;晚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再读书。他过去最喜欢滑冰,但考虑到滑冰比较疲劳,使人想睡觉,影响学习,就果断地不滑了。他本来喜欢下棋,一下起来就人了迷,难分难舍,后来感到太费时间了,又毅然戒了棋。滑冰、下棋看来都是小事,是个人的一些爱好,但要控制这种爱好,没有毅然决然的果断性就办不到。常常遇到这样一些人,嘴上说要戒烟,但戒了没几天就又开始抽了。什么原因呢?主要就是缺乏毅力。没有毅力,就没有果断性和坚持性,自制的效率就不高。可见,要具有强有力的自制能力,必须伴以顽强的毅力。
在生活中,我们感觉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作为我们的评价,以及相应地判断、决策等,无一不是通过我们的心理世界来进行,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观察事物,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即使是烦琐小事,投射到我们的心灵世界里时,就可能变得极其复杂和丰富。
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我们认知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识、经验的局限,认知观念的偏差,感官的限制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情绪的介入和干扰。
4.让自己远离愤怒
生活的每一天并不会时时受到那些繁杂的琐事所困扰,但一定会经常因一些繁琐的小事而影响心情。轻易击垮人们的并不是那些看似灭顶之灾的挑战,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极细微的小事,它左右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原来的意志,最终让大部分人一生一事无成。
愤怒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并不是在每一种情况中都要如此反应。我们所处的社会是靠彼此的合作和帮助才得以维持的。我们必须经常控制某些直觉的情感。重要的是,我们要承认别人与自己都有情绪存在——但是我们不能拿它当借口,每次有什么感觉,就毫无考虑地发泄出来,这样做只是徒劳,有时还会得不偿失,没有任何意义。生活是忙忙碌碌的,所以要求人们去清点那些无需劳神的琐事,然后果断地将那些无益的小事抛弃,没有必要去理它。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花费了很大精力找到了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的对口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他又快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他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浑身是汗,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时他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他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他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叭”他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着扔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释放了出来。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所以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有时,你的愤怒情绪将会阻止你干不好事情。成大事者是不会让愤怒情绪所左右的。在关键时刻不能让你的怒火左右情感,不然你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因生气、盛怒而身亡者。俗话说:“一碗饭填不饱肚子,一口气能把人撑死”。人因怒而死亡的事屡见不鲜。承受痛苦压抑了人性本身的快乐,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痛苦之后,才会在某个方面有所突破,实现最初的梦想。可惜,许多时候,我们总是差那一点点,因为一点点的不顺而怒火中烧,这也正是很多年轻人的缺陷,正如上例,一点小事都承受不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丢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短短的几十年人生,何不让自己活得快活一点,潇洒一点,何必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闲气呢?如果遇到中伤或误解的事,气量大一点,装装糊涂,别人生气我我不气,一场是非之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你也落得潇洒,而等到最终水落石出,人家还会更加敬重你这个人。
宋朝初年一位名叫高防的名将,他的父亲战死沙场,16岁时被澶州防御使张从恩收养,后来做了军中的判官。有一次,一个名叫段洪进的军校偷了公家的木头打家具,被人抓获。张从恩见有人在军队偷盗公物,不觉大怒。为严肃军纪,下令要处死段洪进以警众人。在情急之时为了活命的段洪进编造谎言,说是高防让他干的。本来这点事也不至于犯死罪,张从恩对其的处理有些过头,高防是准备为其说情减罪的,但现在自己已被他牵连进去,失去了说话的机会,还让自己蒙上不白之冤,能不气吗?但转念一想,军校出此下策也是出于无奈,想到凭自己与张从恩的私交,应承下来虽然自己名誉受损,但能救下军校的性命也是值得的。所以张从恩问高防是否属实,高防就屈认了,结果军校段洪进果然免于一死,可张从恩从此不再信任高防,并把高防打发回家。高防也不做任何解释,便辞别恩人独自离开了。直到年底,张从恩的下属彻底查清了事情真相,才明白高防是为了救段洪进一命,代人受过。从此张从恩更信任高防,又专程派人把他请回军营任职。云开雾散之后,高防不但没有丧失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且获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现实生活中,让人生气的事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但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冷静的人,为了更好地、安宁地生活和工作,理智地处理各种不愉快,就需要控制愤怒,如果不忍,任意地放纵自己的感情,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如对方是你的对手、仇人,有意气你、激你,你不忍气制怒,保持头脑清醒,就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中了人家的计,到头来弄个得不偿失的下场,比如三国时的周瑜就是一例。所以孔子云:“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欤?”言下之意即因一时气愤不过,就胡作非为起来,这样做显然是很愚蠢的。愤怒,体现的是理性的不健全。愤怒到极限时,最容易导致理性的丧失,说出本来不该说的话,做出本来不该做的事。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发怒。
如果你是一个易于愤怒却不善于控制的人,建议你不妨设立一本愤怒日记,记下你每天的愤怒情况,并在每周作一个小总结。这样,就会使你认识到:什么事情经常引起你的愤怒,了解处理愤怒的合适方法,从而使你逐渐学会正确地疏导自己的愤怒。
5.把握好自己的情绪
星移斗转,我们不能控制。股市走向,我们不能控制。唯一能控制的只有我们自己,只有控制了自己,把握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好自己的命运。
曾有人对各监狱的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不幸的男女犯人之所以沦落到监狱中,有90%的人是因为他缺乏必要的自制,因此,缺乏自制也是导致走向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要想做个极为“平衡”的人,你身上的热忱和自制必须相等而平衡。
缺乏自制是一般推销员最具破坏性的缺点之一。客户说了几句这位推销员所不希望听到的话,如果后者缺乏自制能力的话,他会立即针锋相对,用同样的话进行反击,而最后的结果是他所付出的努力,也因之而化为乌有。
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浮躁的人也一天天多起来。无名火起,阴云飘来,“烦着呢,别理我”充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放纵的滋味可轻易尝不得,驾驭好自己的情感是成熟的韵味之一。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青年张某,大学毕业后不久便凭着自己的勤奋和才智走上了领导岗位,当上了技术部的副部长,而女朋友的年轻貌美更使他春风得意,喜上眉梢。后来,因为一次工作上的失误,他受到了降职的处分。正当他为事业上的挫折而痛苦之时,曾经钟情于他的女友,也因此与他分道扬镳。他懊恼,他愤怒,愤怒地不能自制,以致对女友采取了法律所不能容忍的报复手段……
这位青年连遭事业和爱情的挫折,固然令人同情,但如此失去理智的行为,却不仅破坏了他的幸福,也断送了自己的青春。这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何以发生了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因为他失去了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对盲目冲动和消极情绪的高度克制,善于排除身体内外的干扰,坚决采取理智的行动,是这种品质的集中表现。
在生活中发生常见的非理性因素你会发脾气吗?你晓得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什么时候不应该发脾气吗?如果你在开车时,碰到别人从你身边一擦而过,呼啸一声,使你大吃一惊,你是否会破口大骂呢?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发脾气,甚至为此不高兴一天,但对方却可能早已高高兴兴地参加聚会去了。
要化解这样的不良情绪,我们不妨以风趣、温和的态度解释当时的情形——这家伙,一定是老婆赶着去生孩子。然后,一笑置之。
然而,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并不是总按照某种既定的模式进行的。反之,忍住不发脾气也并非永远是好的。比如,当你的孩子在念书时,隔壁的音响开得很大声,你只管忍耐,不去伸张权益。结果如何呢?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忍住不发脾气,也等于在纵容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们感觉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作为我们的评价,以及相应地判断、决策等,无一不是通过我们的心理世界来进行,只要是经由主观的心理世界来认识和观察事物,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即使是烦琐小事,投射到我们的心灵世界里时,就可能变得极其复杂和丰富。
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我们认知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知识、经验的局限,认知观念的偏差,感官的限制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情绪的介入和干扰。
生活中常见的非理性因素如下:
(1)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满恶意、伤害。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产生了嫉妒情绪,那么他就从此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阳光下光明磊落地说和做,而是面对别人的成功或优势咬牙切齿,恨至心痛。嫉妒的人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因为他把时间、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人生的积极进取上,而是放在日复一日的蹉跎之中。同时嫉妒也会使人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如果一个人心中变得消沉或是充满仇恨,那么他距离成功也就会越来越遥远。
(2)喷怒
愤怒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许多场合,因为不可抑制的愤怒,使人失去了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好机会。而且,一时冲动的愤怒,可能意味着事过之后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弥补。更为严重的是,在实际生活中,愤怒导致的损失往往可能是无法弥补的。你可能从此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户;你的形象可能从此在领导眼里受到损害,别人也从此开始对你的合作产生疑虑。
愤怒时最坏的后果是,人在愤怒的情绪支配下,往往不顾及别人的尊严,严重地伤害了别人的面子。对于损害他人的物质利益也许并不是太严重的问题,而损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却无异于自绝后路,自挖陷阱。如果你心中的梦想是渴求成功,那么,愤怒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敌人,你就应该彻底把它从你的生活中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