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后人对霍去病将军的仰慕和喜爱的情结,不光是对少年英雄的怀念与哀思,更重要的本质内容其实是对尚武精神的推崇与向往。所以霍去病打的战役是汉民族战争史中最为荡气回肠的,他的胜利已不单是几次对外战争的完胜,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的丰碑,整个汉民族为之骄傲,它鼓舞感召着一代一代的汉族儿女,他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更让无数性情汉子血脉贲张。正因为如此,霍去病成为了古代士人与将领共同偶像,人们竞相歌咏他、崇敬他、自古至今延绵千年。
霍去病(公元前140-公元前117),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中国西汉武帝时期名将,汉族,杰出的军事家。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好骑射。善于长途奔袭。经典之战:决战漠北。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母亲卫少儿,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姐姐。由于有皇族关系,霍去病在18岁时就很得皇帝宠信,入宫做了侍中。
在公元前123年,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北击匈奴时,他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离开大部队几百里去追击匈奴,最后歼敌二千零二十八人,其中有相国和单于的祖父,活捉单于叔叔,战后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向河西地区进发。在这场战役中,汉军大获全胜,斩杀匈奴楼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高官,歼敌八千九百余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战后,汉武帝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户。前121年夏的第二次河西战役中,霍去病孤军深入,以他变幻莫测的战术大败匈奴军。这次战役中,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投降,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120多人被俘虏,匈奴兵30200人被汉军歼灭。霍去病的声望日益显赫,地位也日益尊贵。
后来霍去病由于受降浑邪王有功,又被加封食邑1700户。从此,匈奴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了,他们不得不退出了汉朝的领域,退到了遥远的沙漠以北地区。从那以后,汉朝西部再也没有了异族的危胁,通往西域的道路完全畅通了。然而,匈奴并未停止对汉朝边境的骚扰。公元前120年秋,一万多匈奴骑兵突然袭击定襄、右北平地区,杀掠汉朝边民一千多人。汉武帝决定再次对匈奴反击,以平定汉朝边境。
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军。霍去病领兵从代郡出发,大胆地起用匈奴降将赵破奴、复陆支、伊即轩等。大军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横穿沙漠,行军两千多里后与匈奴左贤王相遇。在汉军的猛攻下,左贤王大败而逃。这次战役中,汉军活捉了匈奴屯头王、韩王和匈奴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余人,共歼敌七万人,匈奴左贤王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霍去病乘胜追击,率军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德尔山)。霍去病再一次因功受到封赏,加封食邑5800户,与他的舅舅--大将军卫青一起被拜为大司马。从那以后,匈奴迁到了更加偏远的地方,再也不敢来滋扰汉朝边境了。霍去病在他短暂的戎马生涯中曾四次领兵出塞攻打匈奴,歼敌人数达11万之多。
霍去病作战时身先士卒,喜欢做先锋。但是,他毕竟在宫中长大,贵族习气较多,所以对于士卒体恤不够。在塞外时,士兵缺少粮食吃,饥饿难当,他却在踢球寻乐。有一次出征时,汉武帝曾经赏赐宫廷膳食几十车。但等到霍去病凯旋而归时,扔掉的很多,而士兵们却还有饥饿的。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而死,年仅23岁,因为当时还不到三十岁,武帝悲痛异常,武帝给他修的陵墓外形很像祁连山,还追封为景桓侯。在墓前树立了一尊"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
◎延伸阅读:霍去病的死因
1。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瘟疫的水,而后病倒;
2。因为他杀死李敢,而汉武帝为庇护他让他去朔方城避避风头,在他前往朔方的途中感染了瘟疫而死;
谈笑战赤壁--周瑜
大事记:周瑜(175~210),庐江人氏。字公瑾,汉末著名军事统帅,军事家。他才华横溢,文章词赋鼓琴谱曲样样精通。治兵有谋略,讲战法,是汉末争霸时期众多将领中的佼佼者。
周瑜少年时期结识了孙策,两人遂结为好友。后周瑜投奔袁术,想做一番事业。可袁术是个庸才,根本不会识人用人。不久,孙策带了几千兵马准备回江东,路遇周瑜,两人难舍难分,周瑜自此跟随了孙策真正开始了其建功立业的生涯。
孙策作战很勇猛,在周瑜的帮助下,经过几次战斗,扫平了江南的一些地方势力,孙家开始成为一方诸侯。可惜的是,孙策英年早逝。临死前让其弟孙权继承他的事业,并要周瑜辅佐孙权。周瑜悲痛异常,流着泪答应了这一遗命。
孙权刚即位时,因为年轻,朝中多有议论。此时身为江东三军都督的周瑜,正装上朝,以大礼参拜孙权,态度极为恭敬。群臣见周瑜如此行事,朝中文武百官以后便没有人敢再非议孙权了。
周瑜一边积极训练军队,一边向孙权提出了问鼎中原的计划,并推荐了鲁肃、诸葛瑾等有才华的人来辅助孙权。江东一时出现人才济济,兵广将足的盛景。
公元208年冬,曹操率几十万大军南下,击溃刘备,陈兵长江北岸,直逼江东。群臣大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孙权本不愿意,但又不敢决心和曹操开战。这时周瑜星夜赶到柴桑,面见孙权。
在第二天的军事会议上,主和派提出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不可与其对战,最好迎接曹军,进行和谈。周瑜听了,厉言反驳道:"曹操虽名为汉相,其实是个欺凌天子的汉贼,义理上是站不住的。而孙将军以神武雄才,又承父兄的基业,占据江东,拥有数千里的疆土,军队精良,粮秣充裕,英雄无不乐于在此创造一番事业,目前正应一显身手,为朝廷除去奸党才对,为何表现出如此软弱的姿态?何况如今曹操前来送死,为何还要去迎接他呢?"
周瑜接着进一步分析,指出曹军的四大弱点:第一,北方的内部并不安定,函谷关之西,有马超、韩遂在造反,曹军有后顾之忧;第二,天气已冷,曹军的粮草势必不足;第三,北方的兵士来到南方,水土不服,一定瘟疫横行;第四,北方的兵士不习水战。最后,周瑜说:"将军,您想捉曹操,最好就在今天决定。"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当即把破曹的全部军队交给了周瑜统一调度。
公元218年11月,周瑜用黄盖诈降曹操,巧用火攻,一举火烧了曹军的大营。曹操狼狈逃走。在乌林又被孙刘联军截击,军队大半损失,一气溃退了500里。赤壁大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而告终。
赤壁战后,周瑜率军攻取南荆州。在与曹仁军队的作战中,周瑜的右肋中箭受伤。但他为鼓舞士气,令人用木棒支撑身体,使他能坐镇于大本营指挥作战。曹军慑于周瑜军队的气势,便撤军了。周瑜的伤势一直未愈,加上战事紧张,无法静养,渐渐恶化。
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延伸阅读:词·大江东去(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武圣--关羽
大事记: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抑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关羽(?-219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东临猗西南)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
关羽出生在有封建文化教养的农家,初名长生,后改为羽,取字云长,青少年时期在家习文练武兼作农事。因其熟读《左传》,长须飘飘,人称美髯公。中平元年(184年),关羽在家乡路见不平,杀死郡豪,逃亡到涿郡。时逢刘备在招兵买马,与其相谈,甚为投机,便投到了刘备的旗下。后辅佐刘备成就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出兵亲征刘备。刘备惨败,北投袁绍,困守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的关羽被俘。曹操十分爱惜关羽的将才,拜为偏将军,礼遇优渥,但关羽丝毫不为之所动。关羽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迹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报曹公乃去。"后袁绍与曹操交战,关羽策马奋勇当先,在万军之中力斩袁绍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曹操上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并重加赏赐。关羽却分毫未取,封金挂印,留下书信拜谢曹操,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赴袁绍营中寻找刘备。
219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为将,督7军救曹仁,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8月,山洪爆发,淹于禁等7军,关羽乘机攻击,庞德不降被杀,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马坚守樊城。关羽以偏将攻襄阳,自己亲自攻打樊城,并于樊城北布下阵地,以防北方曹军援兵;同时派人向附近郡县策反,荆州刺吏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许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应关羽;陆浑人孙狼聚众暴动,响应关羽,邺城魏讽乘机企图发动政变;即所谓"威镇华夏"。
曹操听取司马懿、蒋济等人意见,与孙权结盟,同时命徐晃率军救曹仁,并命名将张辽火速援曹仁。孙权故意派陆逊代吕蒙,关羽大意,遂抽走荆州部分守军;闰十月,孙权令吕蒙为大督,率军袭取江陵,孙皎后继,另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防关羽顺流而下。吕蒙至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将战舰伪装成商船,兵士扮为商人,昼夜兼程。
至公安,迫蜀守将傅士仁归降,继用傅士仁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并厚待关羽将士眷属,释放关羽俘获的魏军将士,抚慰百姓。同时,令陆逊进至夷陵(今宜昌境),西防刘备。徐晃到前线后,与曹仁取得联系,曹仁军士气大增;为离间孙刘,从中渔利,乃令部将将孙权来信射入关羽营中,关羽见后,犹豫不决,军心动摇。徐晃乘机大举进攻关羽据点,大破关羽,并乘机打通樊城路线。是时,洪水退,曹仁引军配合徐晃攻击关羽,文聘从水路短关羽粮道,关羽节节败退。
关羽知荆州已失,急忙退军,士兵得知其家属获厚遇,士气剧降。关羽眼见大势已去,就退走麦城,向上庸方向撤退。最后在突围中被吴将潘璋所擒。
不久,孙权诛杀了关羽。一代骁将,从此陨落。
◎延伸阅读:关羽红脸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