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读家长必读谈家教心得 > 观念28 要智慧不要脂肪(第1页)

观念28 要智慧不要脂肪(第1页)

案例回放

周明明的爸爸妈妈都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很不错。爸爸妈妈也都比较宠爱他,家里面从未断过零食,除了爸爸妈妈给他买,周明明经常也是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周明明刚刚10岁,可是体重却达到了50公斤。

虽然物质生活很富足,可是周明明并不快乐,而且学习成绩也不好。每次回到家,周明明都不知该干什么。爸爸妈妈总是找上几位牌友打牌,从来不关心周明明的精神生活。周明明有时候自己看电视,但因为总是一个人看,看了几天也就感觉没意思了。于是,爸爸就让周明明玩自己的电脑。

刚开始周明明并不是很喜欢玩电脑,可是后来有同学告诉他,电脑里面有好玩的游戏,于是他就尝试着玩了玩。渐渐地,他迷上了游戏,一放学就打开电脑玩游戏,有的时候连晚饭都不吃。后来周明明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他就更不愿意学习了,于是就经常逃学去网吧玩游戏。

后来老师看周明明经常逃课,管他他又不听,就通知他的妈妈去学校和老师谈话。得知周明明的现状后,妈妈很生气,忍不住大声批评周明明:“你说你什么都不缺,怎么就不好好学习啊?长这么大真是越来越没出息了!”听到妈妈的斥责,周明明大声反驳道:“谁让你们不关心我啊,只知道让我吃好喝好,在家里你们就知道自己打牌,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真无聊。”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周明明的妈妈那样的家长,只重视孩子身体营养和物质方面的满足,却忽视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和人文关怀,结果导致了孩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平衡发展。

6-12岁是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妈妈往往会花费很大的心力去给孩子补锌、补铁、补钙,带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好伦哥,却很少会想到还应给孩子必要的智力投资和人文关怀。妈妈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那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成长。如果妈妈只重视孩子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求,那么孩子在生活中就找不到自我价值,他也不会被尊重、被关爱,孩子一样会“营养不良”。

因此,妈妈在关心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和智力发展。妈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发展特点来提供可行的精神营养以充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协调发展,健康成长。

那么妈妈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改变

1.给孩子必要的智力投资

智力因素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因素,它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成功,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每一位妈妈都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相比之下,让孩子变得“有智慧”,比让孩子长成一个“脂肪球”有意义得多。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君琪的例子吧。

君琪12岁,读小学六年级,是一位三好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家里也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奖状,上学期他还获得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妈妈的精心培养和教育。

妈妈是一位银行职员,平日工作、生活比较规律。从君琪入学开始,每到休息日妈妈都会带他一起去逛书店,然后和他一起坐在书店里的小凳子上读书,这使君琪从小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

遇到好书,妈妈还会毫不犹豫地为他买下来,让他在家读。这不,上学期,君琪在书店看到一本儿童智力读物——《越玩越聪明》,这本书中讲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思维游戏,君琪一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于是妈妈就给他买了下来。君琪从头到尾把这本书读了个遍,而且还和妈妈一起做书中的思维游戏。通过这本书,君琪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他也从书中获得了不少智慧。

一些学习的工具,比如图书、游戏、智力玩具、艺术班等等都可以很好地增长孩子的见识,发展孩子的智力,丰富孩子的课外生活,妈妈在这方面一定不要吝于投资。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在一首歌里面有这样的歌词:“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还告诉人们对朋友要:“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可见朋友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成人不能缺少朋友,孩子也一样,为了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妈妈还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妈妈要让孩子融入到小伙伴中去,让孩子在与别人相处的活动中,学会与人平等、友善、和谐地交往。在与同伴玩的同时,孩子不仅能感受到友谊的温暖,还能学到应该怎样与人交流,尝到与人合作的乐趣,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孩子的精神生活就会变得多姿多彩。

让我们来看看薛艳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妈妈发现薛艳最近没有以前爱讲话了,一到家就坐在房间发呆。为了找到原因,妈妈特地给薛艳的班主任刘老师打电话询问薛艳最近的表现。和刘老师通了电话,妈妈才知道,原来薛艳最近上课时经常会积极地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可是很多次老师让她回答后,她却说不出问题的答案。

于是老师分析,薛艳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可能和薛艳平时没有朋友有关,薛艳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为了帮助薛艳,妈妈特地找薛艳进行了一次朋友式的交谈。妈妈问:“薛艳在学校是不是不喜欢和别的同学玩啊?”“不是,那是因为他们都不和我玩。”“那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和你在一起玩啊?”“也许是因为有一次小瑜弄坏了我的铅笔盒,我很生气,所以就当着同学们的面骂了小瑜,同学们觉得我不讲道理,就不喜欢和我在一起了。”“妈妈知道那铅笔盒是小姨买给你的生日礼物,所以别人弄坏了你的东西你很生气对不对?”薛艳点点头说道:“恩。”妈妈又问:“那小瑜有没有向你道歉啊?”薛艳又点点头,“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别人已经道歉了你就应该原谅人家,你说呢?”想了一会儿,薛艳说道:“我知道了妈妈,我明天就向小瑜道歉。”结果第二天小瑜高高兴兴地就回家了,她还告诉妈妈自己和小瑜又是好朋友了呢。

处于6-12岁的孩子最怕失去朋友,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朋友称其为小伙伴更合适,孩子就怕没有小伙伴和自己一起玩耍,更怕在班集体中受到孤立。所以妈妈要鼓励孩子真诚与人交往,多交朋友,这既是满足孩子当前的精神需要,也是在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基础。

3.做好精神生活营养大餐

如何让孩子不再缺乏精神营养,妈妈一定要懂得快乐生活加减法,给孩子做好精神生活的“营养大餐”。

所谓的快乐生活加减法,从广义上讲就是要求妈妈要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的快乐加倍,还要减少不愉快的事情对孩子的影响。从狭义来讲就是说,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妈妈都要注意从积极的方面来引导孩子,努力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性格。至于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妈妈要适当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懂得人生路上也会有荆棘坎坷,培养孩子勇敢面对挫折的勇气。这样孩子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就能乐观地面对了,不愉快的心情自然也就减少了。

这样,孩子时时都能体会到妈妈的爱,时时都会享受到生活的精神营养大餐,孩子的精神营养自然就会很丰富了。

让我们来看看赵敏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赵敏的妈妈可爱赵敏了,妈妈不仅重视赵敏的身体成长的需要,还关心赵敏精神世界的需求。在生活中,妈妈会抓住任何机会来积极地引导赵敏,培养赵敏健康乐观的心态。

每到周末的时候,妈妈都会带着赵敏去看望爷爷奶奶,还经常给爷爷奶奶送钱、物,让赵敏知道要孝敬老人、尊重老人。有时爷爷奶奶生病了,赵敏也会陪爷爷奶奶聊天,给爷爷奶奶端茶倒水,帮着妈妈照顾爷爷奶奶的生活。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赵敏换了一位调皮的男同桌,有时候赵敏会向妈妈抱怨同桌上课做小动作,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这时候妈妈就会告诉她:“这是老师在考验你呢,看你能不能帮助他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妈妈还给赵敏一些建议,让赵敏帮助同桌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赵敏平时的零花钱都不舍得花,可是每次学校组织的捐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去。这时候,妈妈总会赞赏赵敏的爱心行为,经常告诉赵敏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都是妈妈教育孩子的好机会,妈妈要像赵敏的妈妈那样,在生活中做一位有心的好妈妈,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变成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