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小说网

456小说网>糊里糊涂的生活 > 第26章 诚信是求财的根基(第1页)

第26章 诚信是求财的根基(第1页)

人无信不立!以诚待人、讲求信誉是一个人为人处事之道、安身立命之本。同样,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坚守诚信原则是商家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现代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商业道德的竞争,谁对顾客更讲商业道德,更讲诚信,谁就能赢得顾客、赢得市场,而最终有利于商家自身的发展壮大。

=睬蟪闲牛仁义经商

虽说现在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时代,但坚持把“义”与“利”统一起来放在首位的企业家仍然占了绝大多数。例如,方正集团负责人张兆东虽然说“企业挣不到钱一切都是瞎掰”,然而他在赚钱求利的商业动机中一直坚持义利并重,“利”要符合“义”的规范。在张兆东眼中,这个“义”不仅指商业经营中的正当手段,还包括一种诚信、善意、积极为对方着想的经商态度。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仁中取利,义中求财,义利双收”的成功商人。他们常常被誉为“仁义之商”的楷模。

一个成功的商人必是视信誉为生命、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的人。胡雪岩也深知“诚信至利,欺诈招害”的道理,在经商中坚持做到:

以质取“信”。在胡庆余堂创办之初,就亲自立下了“戒欺”匾,上书:“凡百货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悬挂店堂内侧,时时告诫员工。胡庆余堂制药所涉及的药材不下3000余种,全为在全国药材产区自设机构收购的药材上品,倘有假冒药材进店,概弃之。

以服务取“信”。一流的企业还应有一流的服务,对此胡雪岩也是十分较真的。他要求员工不但服务应热情、周到、诚实,还应精通业务。一次一湖州香客买了一盒“胡氏避瘟丹”,看后微露愠色,欲换之,不巧已售罄。胡雪岩再三致歉后即命三日后赶制出来,并给予免费在店膳宿。还有一在萧山县署当差的敖姓四川人,持五百两银子,走遍杭城钱庄,都说银质劣不予兑换,抱着最后一试来到阜康钱庄,胡看后笑曰:“这是上等纹银,有何可疑?”敖生返署后赞不绝口,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声名洋溢,一时达官显贵都以存资阜康为荣,是年钱庄积资三千余万两银子。更为称奇的一件事是一位即将上前线的驻浙绿营兵罗尚全,慕名登门存一万两银子,声称不要计息、不要收据、三年后来取,但不幸阵亡了。胡雪岩得知后,在毫无凭据情况下,主动连本带息付予罗的家人一万五千两银子。

此外,胡雪岩还主张商人应当“重义不轻利”,讲究“仁义”是他的商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核心,以此取得民心,诚服员工。他有一句名言谓之“一碗饭,大家吃,花花轿儿人抬人”,这就是商事中的互惠“双赢”原理。他常主动给药农贷款,面对洋商刁难蚕农压价收购蚕丝时,敢冒风险以较高价购入。在人家有急难时敢于挺身相助,尤其在成为巨富后,更热心于赈善扶危、兴办公益事业。在清军攻克杭城后,饿殍遍地,饥民满街,他不但收葬残骸上万具,还捐米万石,施粥施药。那些年,旱涝灾频发,他先后捐助直隶、汉口、江苏、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灾民钱、物以及药材总折价达20余万两白银,还在杭城兴义渡,开义塾,由此博得了一个“胡善人”的美名。

在中国这个“人际关系高度暧昧”的商业背景下,经商如果太精于世故往往适得其反的,“过,犹不及也!”可是天下有些商人却不能悟透其中的玄机关节,只想用最经济、最便宜的方式获取最完美、最广泛的结果。因此,他们便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他们认为只有自己才会想到这样的好办法,好路道。可惜,他们却错了,谁也不是傻瓜,小花招小聪明小伎俩迟早都会大白于天下。到时,任何商人都会为自己的所谓聪明付出代价。明明有规则,有些人以为自己可以打“擦边球”,可以在守规矩与犯规矩之间求得大利益。可是等擦出火花、引火烧身的时候,他才知道“远离禁区,永不违规”的人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

生活中的糊涂学

聪明难,糊涂更难,要糊涂,首先你要够聪明。例如,在经商过程中商人言利,天经地义的;不过,商人如果在谋利的同时也讲义,则会取得更大的成果。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义与利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3鲜挡黄凼橇⒁抵本

世界上假的东西太多,它们在一时间也确实蒙蔽了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经不起真实的考验。我们在生活中,靠欺骗手段可能会赢得别人一时的尊重与信任,但远不如诚实更有用。

世界知名的多米诺皮公司,他们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总是始终如一地保证最多在30分钟之内,将客户所订的货物送到任何指定地点。这是他们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得以站住脚的关键所在。这家公司的供应部门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公司分散在各地的商店和代销点不会中断货物的供应。如果这些分店和代销点因商品供应不及时而影响受惠者的利益,那就是供应部门最大的损失。

有一次,长途汽车运输货物时出现故障,而车中所运的货物正是一家商店急需的生面团。公司总裁唐·弗尔塞克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包一架飞机,把生面团及时送到那个将要中断供应的商店。

“几百公斤生面团,值得包一架飞机吗?”当时有人不理解,提出疑问:“送货物的价值还不及运费的十分之一呢。”

“你们感到奇怪吗?”弗尔塞克总裁回答说:“我们宁可赔偿高额的运输费,也不可中断供销店的供货,飞机为我们送去的不仅是几百斤生面团,而是多米诺皮公司的信誉,是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的信誉。”当几百公斤面团抵达那个商店时,这家商店经理欣喜若狂“如果让顾客失望地空着手回去,那可真是我们商店的罪过,我们哪里还会有脸在这里做生意。”在他们看来,不能让顾客满意比什么事情都令人懊丧。

俗话说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企业要想在商业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只能靠信誉和真诚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能得一分便得一分,不能靠搞欺诈和蒙骗赚钱,这样不但会使广大的社会公众受害,早晚也会使企业本身被消费者抛弃,最终在这个发展的潮流中被拉下马来。现代许多企业长盛不衰的奥秘都在于注重求信誉、讲诚信。

生活中的糊涂学

有不少商人把诚实正直这些优秀品质和处世原则贬为不屑一提的东西,甚至认为诚实就是傻,诚实就是傻子,混不开,不吃香,似乎只有“又厚又黑”才能成功,这是很错误的。

P庞是不变的承诺

据报载,一架由东京直飞伦敦的波音747客机有353个座位,20名机组人员,飞行一趟需成本1000万元,然而在一次航班中,该机仅载一名女乘客。何故该航空公司如此不惜血本?原来这架大型客机由于技术故障需延迟20个小时起飞,当时几乎所有的乘客都改变了计划,转乘其他客机,只有山本莉子留了下来,英国航空公司按民航惯例,宁可损失巨额成本费用,为这一名乘客照常起飞,赢得信誉。

良好的经营信誉,是奠定事业成功的基础。企业经营,信誉为最。只有讲信誉、求质量,才有可能招徕大批顾客的信任,从而扩大企业的影响,求得进一步发展。

1917年4月6日,艾哈迈德·奥斯曼出生在埃及伊斯梅利亚城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幼年丧父,受舅父影响,幼年时即想当一名建筑承包商。1940年,奥斯曼大学毕业,身无分文。却想实现多年来的梦想——当承包商。为了筹集资金学习承包业务,他先到他舅父那儿当帮手。他在工作中,注意积累工作经验,常常到施工现场了解提高功效、节省材料的方法。1942年,奥斯曼离开舅父,开始实现他的承包商之梦。

奥斯曼根据在其舅父承包行的工作经验,确立了“谋事以诚,平等相待,以信誉为重”的经营原则,他第一次承包的是设计一个小店的铺面,合同金只有3埃镑,但他煞费苦心,毫不马虎,设计出来的铺面使店主十分满意。正是靠“诚”,他的承包公司在50年代初已获纯利54万元。

20世纪50年代后,海湾地区大量发现和开发石油,各王室相继加快国内建设步伐,精明的奥斯曼很快把眼光投向海湾地区,在沙特阿拉伯承包工程。他以低价投标、高质量、讲信誉的标准来完成承包合同,并注意吸收西方国家公司的先进经验。这样,奥斯曼公司的工程承包很令沙特王室满意,影响不断扩大。几年后,奥斯曼公司在科威特、约旦、苏丹、利比亚等阿拉伯国家建立了分公司,奥斯曼成为中东地区著名的大建筑承包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